妇人方中·心腹痛第十三
(方二十六首)
蜀椒汤
治产后心痛,此大寒冷所为方。
蜀椒(二合) 芍药(一两) 当归 半夏 甘草 桂心 人参 茯苓(各二两) 蜜(一升)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椒令沸,然后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纳姜汁及蜜煎取三升,一服五合,渐加至六合,禁勿冷食。
大岩蜜汤
治产后心痛方。
干地黄 当归 独活 甘草 芍药 桂心 细辛 小草(各二两) 吴茱萸(一升) 干姜(三两)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纳蜜五合重煮,分三服,日三。(胡洽不用独活、桂心、甘草,《千金翼》不用蜜)
干地黄汤
治产后两胁满痛,兼治百病方。
干地黄 芍药(各三两) 当归 蒲黄(各二两) 生姜(五两) 桂心(六两) 甘草(一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三。
芍药汤
治产后苦少腹痛方。
芍药(六两) 桂心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胶饴(八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去滓,纳饴令烊,分三服,日三。
当归汤
治妇人寒疝,虚劳不足,若产后腹中绞痛方。
当归 芍药(各二两,《子母秘录》作甘草)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煮羊肉,熟取汁煎药,得三升,适寒温服七合,日三。(《金匮要略》、胡洽不用芍药,名小羊肉汤。)
桃仁芍药汤
治产后腹中疾痛方。
桃仁(半升) 芍药 川芎 当归 干漆 桂心 甘草(各二两)
上七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羊肉汤
治产后及伤寒,大虚上气,腹痛兼微风方。
肥羊肉(二斤,无羊肉用獐鹿肉代) 茯苓 黄 干姜(各三两) 甘草 独活 桂心 人参(各二两) 麦门冬(七合) 生地黄(五两) 大枣(十二枚)
上十一味, 咀,以水二斗,煮肉,取一斗,去肉纳药,煮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千金翼》无干姜)
羊肉当归汤
治产后腹中心下切痛,不能食,往来寒热,中风乏气力方。
羊肉(三斤) 当归 黄芩(《肘后》用黄 ) 芎 防风(《肘后》用人参) 甘草(各二?)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肉熟,减半,纳余药,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胡洽以黄 代黄芩,白术代芍药,名大羊肉汤。《子母秘录》以桂心代防风,加大枣十七枚良)
羊肉杜仲汤
治产后腰痛咳嗽方。
羊肉(四斤) 杜仲 紫菀 当归 白术 桂心(各三两) 五味子 细辛 款冬花 人参
上十八味, 咀,以水二斗半煮肉,取汁一斗五升,去肉纳药,煎取三升半,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
羊肉地黄汤
治产后三日腹痛,补中益脏,强气力消血方。
羊肉(三斤) 生地黄(切,二升) 桂心 当归 甘草 芎 人参(各二两) 芍药(三两)
上八味 咀,以水二斗煮肉,取一斗,去肉纳药煎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内补当归建中汤
治产后虚羸不足,腹中 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小腹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产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力壮方。
当归(四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 生姜(六两) 桂心(三两) 大枣(十枚)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令尽。若大虚纳饴糖六两,汤成纳之于火上暖,令饴消。若无生姜则以干姜三两代之。若其人去血过多,崩伤内竭不止,加地黄六两,阿胶二两。合八种作汤,或去滓,纳阿胶。若无当归以芎 代之。
内补芎汤
治妇人产后虚羸及崩伤过多,虚竭,腹中绞痛方。
芎 地黄(各四两) 芍药(五两) 桂心(二两) 甘草 干姜(各三两) 大枣(四十枚)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不瘥,复作,至三剂。若有寒,苦微下,加附子三两,治妇人虚羸少气,伤绝,腹中拘急痛,崩伤虚竭,面目无色。
大补中当归汤
治产后虚损不足,腹中拘急或溺血,少腹苦痛,或从高堕下犯内,及金疮血多,内伤男子亦服之方。
当归 续断 桂心 芎 干姜 麦门冬(各三两) 芍药(四两) 吴茱萸(一升) 干地黄(六两) 甘草 白芷(各二两) 大枣(四十枚)
上十二味 咀,以酒一斗,渍药一宿,明旦以水一斗合煮,取五升,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加黄 二两益佳。
桂心酒
治产后小腹痛及猝心腹痛方。
桂心三两,以酒三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生牛膝酒
治产后腹中苦痛方。
生牛膝五两,以酒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若用干牛膝根以酒渍一宿,然后可煮。
治产后腹中如弦,常坚痛无聊赖方∶
当归末二方寸匕,纳蜜一升煎,适寒温顿服之。
吴茱萸汤
治妇人先有寒冷,胸满痛,或心腹刺痛,或呕吐食少,或肿,或寒,或下痢,气息绵欲绝,产后益剧,皆主之方。
吴茱萸(二两) 防风 桔梗 干姜 甘草 细辛 当归(各十二铢) 干地黄(十八铢)
上八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再服。
蒲黄汤
治产后余疾,胸中少气,腹痛,头疼,余血未尽,除腹中胀满欲死方。
蒲黄 生地黄 生姜(各五两) 芎 桂心(各一两) 芒硝(一两) 桃仁(二十枚) 大枣(十五枚)
上八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芒硝,分三服,日三,良。
败酱汤
治产后疹痛引腰,腹中如锥刀所刺方。
败酱(三两) 桂心 芎 (各一两半) 当归(一两)
上四味 咀,以清酒二升,水四升,微火煮取二升,去滓,适寒温服七合,日三,食前服之。(《千金翼》只用败酱一味)
芎汤
治产后腹痛方。
芎 甘草(各二两) 蒲黄 女萎(各一两半) 芍药 大黄(各三十铢) 当归(十八铢)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酒三升,合煮取二升,去滓,分四服,日三夜一。
独活汤
治产后腹痛引腰痛拘急痛方。
独活 当归 桂心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二十枚)
上七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服后相去如人行十里久再进。
芍药黄汤
治产后心腹痛方。
芍药(四两) 黄 白芷 桂心 生姜 人参 芎 当归 干地黄 甘草(各二两)茯苓(三两) 大枣(十枚)
上十二味, 咀,以酒水各五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先食服一升,日三。(《千金翼》无人参、当归、川芎、地黄、茯苓,为七味)
治产后腹胀痛不可忍者方∶
煮黍粘根为饮,一服即愈。
治妇人心痛方∶
布裹盐,如弹丸,烧作灰,酒服愈。
又方 烧秤锤投酒中服亦佳。
又方 炒大豆投酒中服佳。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尔雅
- 谷梁传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隋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三字经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素书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穆天子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