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草部·芎穷
释名
亦名胡 、川芎、香果、山鞠穷。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气虚头痛。用川芎研细,每取二钱,茶汤调服。
产后头痛。用川芎、天台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葱茶调下。又方:加白术,水煎服。
风热头痛。用川芎一钱、茶叶二钱,加水一蛊煎至五成,饭前热服。
偏头风。用川芎,锉细,泡酒。每日饮少量。
头晕目眩。用川芎、槐子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茶汤送下。又方:川芎一斤、天麻四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嚼服一丸,茶汤送下。
验胎(三个月月经不来,查验是否有孕)。取生川芎研细,空腹服一茶匙,艾汤送下。如觉腹内微动,则有胎;如不动,则无胎。
跌扑胎动,或子死腹中。用川芎研细,服一茶匙,酒送下。连服两剂,死胎即上。
崩中下血,昼夜不止。用川芎一两,清酒一碗,煎至五成,慢慢饮下。又方:与上方同,另加生地黄汁二合同煮。
小儿脑热(好闭目,或太阳痛,或眼睛红肿)。用川芎、薄荷、朴硝各二钱,共研为末。每服少许吹入鼻中。
牙烂口臭。用川芎煎水,随时含嗽。
牙痛。用大川芎一个,焙干,加入细辛,共研为末擦牙。
各种疮肿。用川芎煅后研细,加入适量水银粉,滴麻油调匀搽患处。
产后乳悬(妇女产后,两乳变细、变长,有时垂到小腹,痛不可忍)。用川芎、当归各一斤,两相混合,取出半斤,切片,加水浓煎,随时饮服,不限量。另外的一斤半,锉成小块,烧烟,令病人吸处口鼻。药用尽,可再作一剂。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大学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晋书
- 旧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三略
- 吴子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