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七 草部·木贼
气味
(茎)甘、微苦、无毒。
主治
目昏多泪。用木贼(去节)、苍术(淘米水泡过)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或加蜜做成丸子吞服亦可。
急喉痹塞。用木贼在牛粪火上烧存性,每服一钱,冷水送下,血出即安。
血痢不止。用木贼五钱,水煎,温服。一天服一次。
泻血不止。方同上,一天服二次。
肠痔下血。用木贼、枳壳各二两,干姜一两,大黄二钱半,一起在锅内炒黑存性,研细。每服二钱,粟米汤送下。甚效。
大肠脱肛。用木贼(烧存性)研为末,敷肛部,并把它托入体内。药中加龙骨亦可。
妇女血崩。用木贼、香附子各一两,朴硝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血色黑者用酒一碗煎,血色赤者用水一碗煎,连渣服下。一天服二次。脐下痛者,加乳香、没药、当归各一钱同煎。忌食生冷硬物及猪、鱼、面等。此方名“雷氏木贼散”。
月经不净。用木贼(炒)三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每天服一次。
胎动不安。用木贼(去节)、川芎,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碗,加金银一钱煎服。
小肠疝气。用木贼锉细,微炒为末。沸汤送服二钱,有效。以热酒送下亦可。
附方
李时珍说:“木贼气温,味微甘苦,中空而轻,阳中之阴,升也,浮也。也麻黄同形同性,故亦能发汗解肌,升散火郁风湿,治眼目诸血之疾也。”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中说
- 知言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