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石部·石钟乳
释名
亦称留公乳、虚中、芦石、鹅管石、夏石、黄砂石。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一切劳嗽(胸膈痞满,咳嗽不已)。用石钟乳、雄黄、佛耳草、款冬花,等分为末。每用一钱,细烧成烟,以筒吸烟入喉。一天两次。
急喘不停。用钟乳粉五钱、蜡三两,和匀,蒸在饭甑里。蒸熟取出,合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温开水送下。
吐血损肺。用钟乳粉,每服二钱,糯米汤送下。
冷泻水止。用钟乳粉一两、肉豆蔻(煨过)半两,共研为末,加枣肉(煮肉)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乳汁不通(气少血虚,脉涩不行,故乳少)。用钟乳粉二钱,服时以漏芦煎成的浓汤送下。又方:钟乳粉、通草,等分为末,每服一茶匙,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附方
石钟乳就是现在所称的“钟乳石”。本草书上因其外形的差异分为“石乳”、“竹乳”、“鹅管石”、“孔公孽”、“殷孽”、“土殷孽”、“石床”、“石脑”、“石髓”等不同品类。这是一种温肺、助阳的药物。阳虚的人服用,有急效,但不宜久服。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越绝书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