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之处
应当指出,《氾胜之书》在科学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这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
一是受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内容中夹杂着某些迷信和不科学的成分。《氾胜之书》中谈到九谷播种日期的宜忌:
小豆,忌卯;稻、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秫忌寅、未;小麦忌戌;大麦忌子;大豆忌申、卯。凡九谷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此非虚语也!其自然者,烧黍穰则害瓠。
小麦忌戌,大麦忌子;除日不中种。
这种宜忌之说是从阴阳五行说衍生出来的。原始的阴阳五行说本是一种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朴素的认识,与农业生产实践有密切的联系。但后来经过子思、孟子、邹衍等人的改造,再经秦汉儒家的鼓吹,阴阳五行学说与时令相结合,形成无所不包的世界模式,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解释。在这个世界模式中,不同时令人们的行事各有宜忌,人们是不能违背的。关于谷物种植日期的宜忌之说,很早就在社会上流传。当时人们对各种事物相互联系的具体规律及其原因的知识毕竟不多,,如果囿于一时或局部的经验,把它扩大化,或用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真实的联系,认识就会走偏。以上各种不科学的说法就是这样产生的。
二是为了取得宣传上的效果而出现的某些虚夸和失实之处。这主要是指《氾胜之书》中所记载的区田法的产量。区田法是一种精耕细作、抗旱高产的耕作栽培法,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它所宣传的产量,实有夸大之嫌。《氾胜之书》说:区种,天旱常溉之,一亩常收百斛。这一诱人的产量,几千年来吸引着不少人进行区田法的试验,但虽然可以取得小面积丰产的效果,但都没有能够达到亩产百石的指标。现代学者也曾为此争论,有人称之为‘亩产百斛'之谜。,其实是不可信的。据近人的计算,亩产百斛换算成现今的市制,合每市亩2887斤。[22
其实,从现存《氾胜之书》的资料看,氾胜之本人也没有实现过这样高的产量。氾胜之说: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又说:验美田至十九石,中田十三石,薄田十一石。前者是一般农作法所能达到的高产指标,后者则可能是氾胜之试行区田法实际达到的产量。看来所谓亩产百斛,或者是传闻中理想化的产量数字,或者是按小区所曾达到的最高产量推算出来的,而不是实际能够达到的平均水平。盖西汉末年,由于人口激增,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加之自然灾害不时发生,许多农民丧失土地,经济陷于困境。氾胜之推广区田法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找一条出路,使他们能够活下去,以维持封建统治的稳定。他所设计的区田法,强调不要求成片耕地,可以利用边角荒地,不要求铁犁牛耕,可以利用人力作区,用意正在于此。为了增强对贫苦农民的吸引力,着意渲染其高产的效果,以至把理想化的、自己也没有达到的高产指标写到书中。这种做法,是有悖于他作为一个农学家所奉行的求实精神的。
- 推荐作品:
- 集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史评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管子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葬书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古文观止
- 冰鉴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