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影响
《折狱龟鉴》的最大价值,在于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在案件的侦破、检验、审讯、判决和平反冤狱等方面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除少数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迷信外,大多数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同时,它取材广泛,上及历代正史、实录,下至各种文集和笔记小说,其中有不少原著早已亡佚,还有一些与今传本有重要差异,对于研究和整理古文献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还有,《折狱龟鉴》揭示了南宋绍兴年间社会的风物人情,,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司法实际的重要参考资料。后世公案小说、戏剧亦多取材于此。
宋代郑克撰写的《折狱龟鉴》一书,是一部很有影响的中国古代决狱名著。它在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特别是法学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书中收入的近四百个案例故事,其内容包含了司法实践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面面俱到。第二,案例之后,附有作者的评析论断,见地精审,臧否不为时势所宥。在宋代为惩治盗贼而设重法的情况下,作者大胆地提出了饥馑盗贼多、矜谨明断、尚德缓刑的主张,是很难能可贵的,第三,作者对长于傅致周纳的酷吏予以鞭笞,,对矜谨明断、不畏皇威的君子、仁者,则大加褒扬。所有这些,使《折狱龟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司法制度、案狱思想和方法以及时政民情的一个载体。就古为今用而言,司法实际工作者可以作为参考并借鉴其有益的东西;从事法学研究的同志,则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因为书中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丰富的实证。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北史
- 金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僧宝传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日知录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