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影响
《折狱龟鉴》的最大价值,在于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在案件的侦破、检验、审讯、判决和平反冤狱等方面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除少数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迷信外,大多数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同时,它取材广泛,上及历代正史、实录,下至各种文集和笔记小说,其中有不少原著早已亡佚,还有一些与今传本有重要差异,对于研究和整理古文献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还有,《折狱龟鉴》揭示了南宋绍兴年间社会的风物人情,,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司法实际的重要参考资料。后世公案小说、戏剧亦多取材于此。
宋代郑克撰写的《折狱龟鉴》一书,是一部很有影响的中国古代决狱名著。它在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特别是法学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书中收入的近四百个案例故事,其内容包含了司法实践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面面俱到。第二,案例之后,附有作者的评析论断,见地精审,臧否不为时势所宥。在宋代为惩治盗贼而设重法的情况下,作者大胆地提出了饥馑盗贼多、矜谨明断、尚德缓刑的主张,是很难能可贵的,第三,作者对长于傅致周纳的酷吏予以鞭笞,,对矜谨明断、不畏皇威的君子、仁者,则大加褒扬。所有这些,使《折狱龟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司法制度、案狱思想和方法以及时政民情的一个载体。就古为今用而言,司法实际工作者可以作为参考并借鉴其有益的东西;从事法学研究的同志,则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因为书中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丰富的实证。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子夏易传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兵家
- 孙子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无量寿经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