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致战
凡致敌来战,则彼势常虚;不能赴战,则我势常实。多方以致敌之来,我据便地而待之,无有不胜。法曰:“致人而不致于人。”
凡是调动敌人前来与我交战,就要使敌人处于兵势常虚、被动不利的地位,我军不为敌人调动去战,就使我军处于兵势常实、主动有利的地位。作战中,应当采用多种方法调动敌人来战,我军凭据有利地形条件而等待敌人,这样就一定会胜利。诚如兵法所说:“作战中要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后汉建武五年,光武诏耿弇,悉收集降附,结部曲,置将吏,弇帅骑都尉刘歆、泰山太守陈俊将兵而东。张步闻之,使其将费邑军历下,又令兵屯祝阿,别于泰山、钟城列营数十以待之。渡河先击祝阿,拔之,故开围一角,令其众得奔归钟城。〔钟城〕人闻祝阿已溃,大恐,遂空壁亡去。费邑分兵,遣其弟费敢守巨里,弇进兵先胁巨里,严令军中趣修攻具〔,宣敕诸部〕:后三日悉力攻巨里城。阴缓生口,〔令得〕亡归,以弇期告邑。邑至日果自将精兵〔三万余人〕来救〔之〕。弇谓诸将曰:“吾所以修攻具者,欲诱致之耳。野兵不击,何以城为?”则分兵守巨里,自帅精锐上冈阪,乘高合战,大破之,斩邑。既而取首级以示巨里,城中惧,费敢〔悉众〕亡归张步。弇悉收其积聚,纵兵攻诸未下者,平四十余营,遂定济南。
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光武帝刘秀命令建威大将军耿弇全部收编投降的士卒,组成建制,置设将吏。然后,耿弇奉命亲率骑都尉刘歆、泰山太守陈俊等部队,东进讨伐割据济南称雄的张步。张步得知后,便派部将费邑屯兵历下,又令兵驻守祝阿,此外还在泰山、钟城等处布列营阵几十个以等待耿弇。耿弇率军渡过黄河后,首先攻克了祝阿城。打下城池后,却故意放开一个缺口,让守敌部众逃走。钟城守军听说祝阿已被攻破,都十分恐慌,于是弃城而逃亡。费邑又分兵派他的弟弟费敢防守巨里。耿弇率兵大举进攻,威胁巨里,并且严令部队尽快修造攻城器械,准备三天后全力攻打巨里城,同时暗中放出一些被俘人员,故意让他们逃归后将耿弇预定攻城的日期报告费邑。费邑果然到这一天亲率精兵三万余人前去援救巨里。耿弇见此情形,便高兴地对部将们说:“我之所以修造攻城器械,为的是诱使费邑前来就范。现在放着这些驻营野外而无防御设施的敌军不打,为什么硬要强攻设防坚固的城池呢?”于是,耿弇分兵一部继续围攻和牵制巨里的敌人守军,自己亲率精锐部队抢占制高点,以居高临下之势与敌交战,大败敌军,击斩了费邑。然后砍下费邑首级展示给巨里的守敌,敌人望见后异常恐惧,费敢慌忙逃往据守剧地的张步处。耿弇缴获了巨里城里的全部物资积蓄,又指挥军队攻打各个还未攻下的地方,扫平敌营40余座,终于平定了济南。
- 推荐作品:
- 史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大学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难经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葬书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