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韬·五音
武王问太公曰:“律章之声,可以知三军之消息、胜负之决乎?”
武王询问太公说:“从律管发出的声乐中,可以判断军队力量的消长,预知战争的胜负吗?”
太公曰:“深哉!王之问也。夫律管十二,共要有五音——宫、商、角、徵、羽、此其正声也。万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可以之敌金、木、水、火、土,各以其胜攻之。古者三皇之世,虚无之情以制刚强。无有文字,皆由五行。五行之道,天地自然。六甲之分,微妙之神。
太公回答道:“君王您问的这个问题很深奥啊!律管共有十二个音阶,其中主要的有五个,即宫、商、角、徵、羽。这是最基本的乐音,千秋万代都不会改变。五行相生相克,神妙无比,这是天地变化的自然规律、藉此可以预测敌情的变化。金、木、水、火、土五行,各以其相互生克取胜。用兵之道也是以其胜攻不胜啊!”古代帝王统治的时候,崇尚虚无无为,以克制刚强暴虐。当时没有文字,一切都按照五行生克行事。五行相互生克的原理,就是天地演变的自然规律。六甲懒分合是十分微妙的。
“其法:以天清净,无阴云风雨,夜半,遣轻骑往至敌人之垒,去九百步外,遍持律管。有应志管,其来甚微。角声应管,当以白虎;徵声应管,当以玄武;商声应管,当以朱雀;羽声应管,当以勾陈;五管声尽,不应者,宫也,当以青龙以五行之符,佐胜之征,成败之机。”武王曰:“善哉!”
根据五音和五行相配来判断敌情、指挥作战的具体方法是:当天气清明晴朗,没有阴云风雨时,在夜半时分派遣轻骑前往敌人营垒,在距离敌营九百步以外的地方,都手拿律管对着耳朵,向敌方大声疾呼以惊动他们。这时,就会有来自敌方的回声反应于律管中,这回声非常微弱。如果是角声反应于律管中,就应当根据白虎所代表的方位从西方攻打敌人;如果律管中反应出来的是徵声,就应当根据玄武所代表的方位从北边攻打敌人;如果律管中反应出来的是商声,就应当根据朱雀所代表的方位从南边攻打敌人;如果律管中反应出来的是羽声,就应当根据勾陈所代表的方位从中央攻打敌人;如果律管中没有回声反映的那是宫声,应当根据青龙所代表的方位从东边攻打敌人。所有这些就是五行生克的应验,辅佐制胜的征兆,胜败的关键。”武王说:“说的太好了!”
太公曰:“微妙之音,皆有外候。”武王曰:“何以知之?”太公曰:“敌人惊动则听之,闻_鼓之音者,角也;见火光者,徵也;闻金铁矛戟之音者,商也;闻人啸呼之音者,羽也;寂寞无闻者,宫也。此五者,声色之符也。”
太公说:“微妙的音律,都有外在的征候。”“武王问:“怎样才能知道呢?”太公说:“当敌人被惊动时就仔细倾听,听到击鼓的声音,那代表着角声;看见火光,那代表着徵声,听见各种兵器碰撞的声音,那代表着商声;听到敌人大声呼叫的声音,那代表着羽声;安安静静,什么声音也听不到,那代表着宫声。这五种音律与外界的动静是各有对称,互相符合的。”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仪礼
- 孟子
- 易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奉天录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六韬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葬书
- 焦氏易林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阴符经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曲
- 桃花扇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