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问礼
哀公问于孔子曰:“大礼何如?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对曰:“丘也鄙人,不足以知大礼也。”公曰:“吾子言焉!”
鲁哀公请教孔子说:“隆重的礼仪是怎样的呢?您说到礼仪时,总是将它看得很重要。”孔子回答道:“我见识浅薄,不能详细准确地说出隆重的礼仪。”鲁哀公说:“还是请您为我讲讲吧。”
孔子曰:“丘闻之,民之所以生者,礼为大。非礼则无以节事天地之神焉,非礼则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焉,非礼则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婚姻亲族疏数之交焉。是故君子此之为尊敬,然后以其所能教顺百姓,不废其会节。既有成事,而后治其文章黼黻,以别尊卑上下之等。其顺之也,而后言其丧祭之纪,宗庙之序。品其牺牲,设其豕腊,修其岁时,以敬其祭祀,别其亲疏,序其昭穆。而后宗族会燕,即安其居,以缀恩义。卑其宫室,节其服御,车不雕玑,器不影镂,食不二味,心不淫志,以与万民同利。古之明王行礼也如此。”
孔子回答道:“我听说,在黎民百姓的生活中,礼仪是最重要的。没有礼就不能有节制地侍奉天地神灵,没有礼就无法区别君臣、上下、长幼的地位,没有礼就不能分别男女、父子、兄弟的亲情关系以及婚姻亲族交往的亲疏远近。所以,君主把礼看得非常重要,认识到这一点以后,用他所了解的礼来教化引导百姓,使他们懂得礼的重要和礼的界限。等到礼的教化卓有成效之后,才用文饰器物和礼服来区别尊卑上下。百姓顺应礼的教化后,才谈得上丧葬祭祀的规则、宗庙祭祀的礼节。安排好祭祀用的牺牲,布置好祭神祭祖用的干肉,每年按时举行严肃的祭礼,以表达对神灵、先祖的崇敬之心,区别血缘关系的亲疏,排定昭穆的次序。祭祀以后,亲属在一起饮宴,依序坐在应坐的位置上,以联结彼此的亲情。住低矮简陋的居室,穿俭朴无华的衣服,车辆不加雕饰,器具不刻镂花纹,饮食不讲究滋味,内心没有过分的欲望,和百姓同享利益。以前的贤明君主就是这样讲礼节的。”
公曰:“今之君子胡莫之行也?”
鲁哀公问:“如今的君主为什么没有人这样做了呢?”
孔子对曰:“今之君子,好利无厌,淫行不倦,荒怠慢游,固民是尽。以遂其心,以怨其政,以忤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虐杀刑诛不以其治。夫昔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民者由后。是即今之君子莫能为礼也。”
孔子回答说:“如今的君主贪婪爱财永不满足,放纵自己的行为不感到厌倦,放荡懒散而又态度傲慢,固执地搜刮尽人民的资财。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不顾招致百姓的怨恨,违背众人的意志,去侵犯政治清明的国家。只求个人欲望得到满足而不择手段,残暴地对待人民而肆意刑杀,不设法使国家得到治理。以前的君主统治民众是用前面说的办法,现在的君主统治民众是用后面说的办法。这说明现在的君主不能修明礼教。”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艺术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颜氏家训
- 论衡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总集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