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末·叙论一
论之不及正统者,何也?曰:正统之说,不知其所自昉也。自汉之亡,曹氏、司马氏乘之以窃天下。而为之名曰禅。于是为之说曰:“必有所承以为统,而后可以为天子。”义不相授受,而强相缀系以揜篡夺之迹;抑假邹衍五德之邪说与刘歆历家之绪论,文其诐辞;要岂事理之实然哉?
统之为言,合而并之之谓也,因而续之之谓也。而天下之不合与不续也多矣!盖尝上推数千年中国之治乱以迄于今,凡三变矣。当其未变,固不知后之变也奚若,虽圣人弗能知也。商、周以上,有不可考者。而据三代以言之,其时万国各有其君,而天子特为之长,王畿之外,刑赏不听命,赋税不上供,天下虽合而固未合也。王者以义正名而合之。此一变也。而汤之代夏,武之代殷,未尝日无共主焉。及乎春秋之世,齐、晋、秦、楚各据所属之从诸侯以分裂天下;至战国而彊秦、六国交相为从衡,赧王朝秦,而天下并无共主之号,岂复有所谓统哉?此一合一离之始也。汉亡,而蜀汉、魏、吴三分;晋东渡,而十六国与拓拔、高氏、宇文裂土以自帝;唐亡,而汴、晋、江南、吴越、蜀、粤、楚、闽、荆南、河东各帝制以自崇。士其土,民其民,或迹示臣属而终不相维系也,无所统也。六国离,而秦苟合以及汉;三国离,而晋乍合之,非固合也。五胡起,南北离,而隋苟合之以及唐;五代离,而宋乃合之。此一合离之局一变也。至于宋亡以迄于今,则当其治也,则中国有共主;当其乱也,中国并无一隅分据之主。盖所谓统者绝而不续,此又一变也。夫统者,合而不离、续而不绝之谓也。离矣,而恶乎统之?绝矣,而固不相承以为统。崛起以一中夏者,奚用承彼不连之系乎?
天下之生,一治一乱。当其治,无不正者以相干,而何有于正?当其乱,既不正矣,而又孰为正?有离,有绝,固无统也,而又何正不正邪?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尸,而抑非一姓之私也。惟为其臣子者,必私其君父,则宗社已亡,而必不忍戴异姓异族以为君。若夫立乎百世以后,持百世以上大公之论,则五帝、三王之大德,大命已改,不能强系之以存。故杞不足以延夏,宋不足以延商。夫岂忘禹、汤之大泽哉?非五子不能为夏而歌雒汭,非箕子不能为商而吟麦季也。故昭烈亦自君其国于蜀,可为汉之余裔;而拟诸光武,为九州兆姓之大君,不亦诬乎?充其义类,将欲使汉至今存而后快,则又何以处三王之明德,降苗裔于编氓邪?
蜀汉正矣,已亡而统在晋。晋自篡魏,岂承汉而兴者?唐承隋,而隋抑何承?承之陈,则隋不因滅陈而始为君;承之宇文氏,则天下之大防已乱,何统之足云乎?无所承,无所统,正不正存乎其人而已矣。正不正,人也;一治一乱,天也;犹日之有画夜,月之有朔、弦、望、晦也。非其臣子以德之顺逆定天命之去留;而詹詹然为已亡无道之国延消谢之运,何为者邪?宋亡而天下无统,又奚说焉?
近世有李槃者,以宇文氏所臣属之萧归,为篡弑之萧衍延苟全之祀,而使之统陈。沙陀夷族之朱邪存勗,不知所出之徐知诰,冒李唐之宗,而使之统分据之天下。父子君臣之伦大紊,而自矜为义,有识者一吷而已。若邹衍五德之说,尤妖妄而不经,君子辟之,断断如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搜神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