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概况
《华阳国志》原作《华阳国记》。华阳一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华阳黑水为梁州。意思是说梁州北至华山之阳,西至黑水之滨。
常璩在《华阳国志·序志》中说:唯天有汉,鉴亦有光。实司群望,表我华阳。且注释说将汉水作为华阳地区的标志。
《华阳国志》所记地区为《禹贡》九州之梁州,其地因在华山之阳、汉水之南而得名为华阳。它记载了公元四世纪中叶以前,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三省以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历史、地理。此书体制完备,内容丰富,考证翔实,史料可靠,是研究古代西南地方史和西南少数民族史以及蜀汉、成汉史的重要史料。
《华阳国志》全书十二卷,约十一万字。全书内容,大体由三部分组成:一至四卷主要记载巴、蜀、汉中、南中各郡的历史、地理,其中也记载了这一地区的政治史、民族史、军事史等,但以记地理为主,其类似于正史中的地理志;五至九卷以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割据巴蜀的公孙述、刘焉刘璋父子、刘备刘禅父子和李氏成汉四个割据政权以及西晋统一时期的历史,这一部分略似正史中的本纪;十至十二卷记载了梁、益、宁三州从西汉到东晋初年的贤士列女,,这部分相当于正史中的列传。
刘琳在《华阳国志校注·前言》里指出:从内容来说,是历史、地理、人物三结合;从体裁来说,是地理志、编年史、人物传三结合。常璩将历史、地理、政治、人物、民族、经济、人文等综合在一部书中,这点无论是从体例上还是内容上,都具备了方志的性质,但又明显区别于传统方志只偏重于记载某一地区的特点,这种区别,正是常璩之《华阳国志》在中国方志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华阳国志》千百年来能挺拔于方志之林并成为方志之鼻祖的主要原因之一。
《华阳国志》自成书以来,受到历代学者的高度评价和推崇。唐代著名史评家刘知几在《史通·杂述》中说: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施于本国,颇得流行;至于他方,罕闻爱异。其如常璩之详审……而能传诸不朽,见美来裔者,盖无几焉。
北宋学者吕大防在《华阳国志·序》中也说:蜀记之可观,未有过于此者。徐广的《晋记》,范晔的《后汉书》,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昭的《续汉志注》,李膺的《益州记》,郦道元的《水经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唐初修的《晋书》以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都大量取材于《华阳国志》。
当代人对于古代西南的研究,都把《华阳国志》作为重要的史料。尤其是攥写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地方的史志,更是离不开《华阳国志》。
综上所述,鉴于《华阳国志》在研究古代西南史方面可提供重要的史料价值,以及后人因研究此书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而这些研究成果,得益于《华阳国志》中关于古代西南地区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物产资源、生态、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记载,其成果对于今人研究西南社会发展、探究西南经济发展规律等诸多研究领域提供了历史依据和参考价值。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