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论孝友
司空房玄龄事继母,能以色养,恭谨过人。其母病,请医人至门,必迎拜垂泣。及居丧,尤甚柴毁。太宗命散骑常侍刘洎就加宽譬,遗寝床、粥食、盐菜。
司空房玄龄侍奉继母,能顺承继母的脸色,恭敬谦谨超过一般人。继母生病时,他每次请大夫上门,总会流泪迎拜大夫。在居丧期间,房玄龄更是悲伤过度,骨瘦如柴。太宗叫散骑常侍刘洎前往安慰劝解,并送去寝床、粥食和盐菜。
虞世南,初仕隋,历起居舍人。宇文化及杀逆之际,其兄世基时为内史侍郎,将被诛,世南抱持号泣,请以身代死,化及竟不纳。世南自此哀毁骨立者数载,时人称重焉。
虞世南,起初在隋朝做官,担任起居舍人。当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的时候,他的哥哥虞世基任内史侍郎,也要被一同诛杀。见到这种情况,虞世南抱着哥哥号啕痛哭,一再请求让自己代替哥哥去死,宇文化及却不同意。从此以后的好几年,虞世南都悲痛万分,并且消瘦得只剩骨架,他的这种品行被当时人所尊重推崇。
韩王元嘉,贞观初,为潞州刺史。时年十五,在州闻太妃有疾,便涕泣不食,及至京师发丧,哀毁过礼。太宗嘉其至性,屡慰勉之。元嘉闺门修整,有类寒素士大夫,与其弟鲁哀王灵夔甚相友爱,兄弟集见,如布衣之礼。其修身洁己,内外如一,当代诸王莫能及者。
韩王李元嘉,在贞观初年,任潞州刺史。当时他十五岁,在潞州听说他的母亲生病,于是痛哭流涕,不能饮食,后来到京城为母发丧,悲伤超过了丧礼的礼仪。唐太宗称赞他至情至性,常常安慰劝勉他。李元嘉家里非常朴素简洁,像寒门士大夫的家一样,他和弟弟鲁哀王李灵夔手足情深,每次兄弟相见,就像普通百姓一样亲切随便。他这样洁身自好,内外如一,当时诸王没有人比得上。
霍王元轨,武德中,初封为吴王。贞观七年,为寿州刺史,属高祖崩,去职,毁瘠过礼。自后常衣布服,示有终身之戚。太宗尝问侍臣曰:“朕子弟孰贤?”侍中魏征对曰:“臣愚暗,不尽知其能,惟吴王数与臣言,臣未尝不自失。”太宗曰:“卿以为前代谁比?”征曰:“经学文雅,亦汉之间、平,至如孝行,乃古之曾、闵也。”由是宠遇弥厚,因令妻征女焉。
霍王李元轨,在武德年间,被封为吴王。贞观七年,任寿州刺史,唐高祖死后,他放弃了官职,并且常常穿粗布衣服,以此表示对高祖的悲戚和怀念。唐太宗曾经问侍臣:“皇族中,谁最贤德?”魏徵回答说:“我愚钝,不能完全了解他们。我和许多皇叔交谈过,只有吴王和我谈的那几次话,让我感到汗颜。”唐太宗说:“你可以把他比做前代的哪位贤人呢?”魏徵说:“论经通礼仪,博学文雅,他相当于汉代河间献王德,东平献王苍。若论孝道,他可与古代的曾参、闵子骞相媲美。”从此,唐太宗对霍王更加宠爱信任,并把魏徵的女儿嫁给了他。
贞观中,有突厥史行昌直玄武门,食而舍肉,人问其故,曰:“归以奉母。”太宗闻而叹曰:“仁孝之性,岂隔华夷?”赐尚乘马一匹,诏令给其母肉料。
贞观年间,有个突厥人史行昌在玄武门做看守,吃饭时留下肉不吃,别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带回家去奉献给母亲。”唐太宗听到这事后感叹地说:“仁孝之本性,哪分汉人和夷人呢?”于是赐他一匹皇上养的马,还下令为他母亲送去肉食。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论语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金史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农桑辑要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杨家将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亢仓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