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魏四·秦攻魏急
秦攻魏急。或谓魏王曰:“弃之不如用之之易也,死之不如弃之之易也。能弃之弗能用之,能死之弗能弃之,此人之大过也。今王亡地数百里,亡城数十,而国患不解,是王弃之,非用之也。今秦之强也,天下无敌,而魏之弱也甚,而王以是质秦,王又能死而弗能弃之,此重过也。今王能用臣之计,亏地不足以伤国,卑体不足以苦身,解患而怨报。
秦国加紧进攻魏国。有人对魏王说:“因战败而放弃土地不如用土地贿赂容易,因被围困使土地成为死地不如放弃土地更容易。能放弃土地,而不能使用土地进行贿赂,能使土地成为死地而不能放弃,这是人的大错。大王失去土地数百里,丢掉城邑几十座,而国家的祸患仍然没有解除,这是大王放弃土地而没有利用土地的结果。秦国强大,天下无敌,魏国弱小得很,而大王却因此招来秦国的进攻,大王又只能把土地变成死地,而不肯放弃,这是极严重的错误。观在大王如能采用臣下的计策,失去一些土地不至于损害国家,轻贱自己的身躯不至于使皮肉受苦,解除了祸患也报了仇。”
“秦自四境之内,执法以下至于长輓者,故毕曰:‘与嫪氏乎?与吕氏乎?’虽至于门闾之下,廊庙之上,犹之如是也。今王割地以赂秦,以为嫪毐功;卑体以尊秦,以因嫪毐。王以国赞嫪毐,以嫪毐胜矣。王以国赞嫪氏,太后之德王也,深于骨髓,王之交最为天下上矣。秦、魏百相交也,百相欺也。今由嫪氏善秦而交为天下上,天下孰不弃吕氏而从嫪氏?天下必舍吕氏而从嫪氏,则王之怨报矣。”
“秦国国内上至执政的大臣下至长予驾车的平民,本来就都在说:‘秦王亲近嫪毐吗?亲近吕不韦吗?’即使走在里巷的大门之下,或是到了朝廷之上,仍然有人如此询问。现在大王割让土地来贿赂秦国,把它作为缪毒的功劳;轻贱自身来尊奉秦国,因此而依靠嫪毐。大王用国家来资助嫪毐,臣下认为嫪毐会获胜。大王用国家赞助嫪毐,秦太后一定会感激大王的恩德,这种感激会深及骨髓,大王得到的交情是天上最上等的。秦国,魏国百次相交,百次互相欺骗。观在由于嫪毐而同秦国亲善,获得天下上等的邦交,天下人谁会不抛弃吕不韦而去跟从嫪毐呢?天下诸侯一定会舍弃吕不韦而跟嫪毐,那么大王的怨仇也就报了。”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纪事本末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淮南子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