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附记
高迎祥距楚九十里安营,楚都督邓祖禹率总戎张全昌、副将杨世恩、先锋邓天河、参将李文云、游击朱世盛、坐营王可贞、把总郑新参、千户金得功、百户冯迎胜,哨官毕烈英等,以五千人进,追杀二十里。迎祥将遁。马守应曰:再战不胜,走未晚也。遂率众与邓天河战,守应被鞭走,天河传令发七炮,击伤甚众,驱兵追逐,迎祥大惧。罗汝才举刀砍天河,天河挺枪迎战,汝才佯走,天河逐之,汝才密取箭射中眉心,天河坠马,被贼斩首去。祖禹叹曰:吾子勇冠三军,今乃为国倾生,惜哉!
复督张全昌进兵,止千人,与贼将过天晓遇,即败,更遣杨世恩总兵御之,不战而走,为满天星追获,而降。祖禹怒,亲率众出,忽风雪大作,士卒寒栗,火药尽湿,祖禹仰首叹曰:天何困英雄若此?遂冒雪突前。混世王被铁简击回,刘国能敛伤左足而败,整世王复击背走,迎祥大骇,悉众出战,遥谓祖禹曰:倘将军不鄙,愿求为帅,幸尊裁之。祖禹大怒曰:逆天叛贼敢胡论耶?吾忠心报国,特来剿汝。
于是朱世盛、李文云七将出战,贼营混天王、扫地王等九人围之,搏战良久,贼众突进,八将被擒,迎祥亲释祖禹缚,罗拜曰:误犯尊颜,望乞恕罪。愿将军为总主,万勿过辞。祖禹辞曰:吾赤心报国忠臣,岂负圣主投贼乎?迎祥再三谕之。祖禹骂不绝口。迎祥大怒,叱左右缚之。且曰:取他心来看,果赤否?祖禹出叹曰:妻子已矣,所恨老母不得见耳。然自古忠臣为国忘家,莫不如此。予亦何憾;须臾,剖心献上,迎祥见之,亦叹曰:真忠臣也。命痊之。余七将俱被杀,士众悉降,收总兵汪见国,擒德安府应城县令张绍登。绍登手指贼大骂,贼怒磔之。一时义焉。既杀绍登,纵兵肆掠。前出正录谓献忠,而剖心则一,况张、高俱贼魁也。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晏子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兵家
- 素书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法家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河东记
- 白牡丹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