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程典解
维三月,既生魄,文王令六州之侯,奉勤于商。商王用宗谗,震怒无疆,诸侯不娱,逆诸文王。文王弗忍,乃作《程典》,以命三忠。曰:“余体民,无小不敬,若毛在躬,拔之痛,无不省。政失患作,作而无备,死亡不诫,诫在往事,备必慎,备思地,思地慎制,思制慎人,思人慎德,德开,开乃无患。慎德必躬恕,恕以明德,德当天而慎下。下为上贷,力竞以让,让德乃行。慎下必翼上,上中立而下比,争省,和而顺;携乃争,和乃比。比事无政,无政无选,无选民乃顽,顽乃害上。故选官以明训,顽民乃顺,慎守其教,小大有度,以备灾寇。习其武诫,依其山川,通其舟车,利其守务。士大夫不杂于工商,士之子不知义,不可以长幼。工不族居,不足以给官;族不乡别,不可以入惠。为上不明,为下不顺无丑。轻其行,多其愚不知,慎地必为之图,以举其物,物其善恶。度其高下,利其陂沟,爱其农时,修其等列,务其土实。差其施赋,设得其宜,宜协其务,务应其趣。慎用必爱,工攻其材,商通其财,百物鸟兽鱼鳖,无不顺时。生穑省用,不滥其度,津不行火,薮林不伐,牛羊不尽齿不屠。美不害用,用乃思慎,□备不敬,不意多□,用寡立亲,用胜怀远,远格而迩安。于安思危,与始思终,于迩思备,于远思近,与老思和,不备无违,无违严戒。”
三月十五日,文王集合六州的诸侯要去服事商朝。商纣王听信崇侯虎的谗言,愤怒不已。这就惹得诸侯不高兴,就归附于文王。文王不忍背负商朝,就作《程典》,以之命令司徒、司马、司空三吏。说道: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明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辽史
- 陈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书目答问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列子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