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三十六
◎卓行
耶律官奴,字奚隐,林牙斡鲁的孙子。朴实稳重,学问广博,熟悉本朝世系。嗜酒,好游逸。
○萧札剌 耶律官奴 萧蒲离不
起初,征辟为宿直将军。重熙九年(1040),因病辞官。兴宗因为官奴是近亲位尊,想成就其志向,便准许他自己选择一路节度使。官奴推辞说“:我生性愚钝,不能胜任官职。”加归义军节度使,则请求辞官。
辽之共国任事,耶律、萧二族而已。二族之中,有退然自足,不淫于富贵,不诎于声利,可以振颓风,激薄俗,亦足嘉尚者,得三人焉。作《卓行传》。
官奴与欧里部人萧哇交好,萧哇对官奴说“:为官不能致君尧舜,施惠于民,成就大功业,哪里值得去做呢!我与你居处于山野林下,以枕席随身,以饮酒赋诗自我娱乐,虽然不做官,也毫无遗憾。”官奴觉得有理。时人称之“二逸”。乾统年间,官奴去世。
萧札剌,字虚辇,北府宰相排押之弟。性介特,不事生业。保宁间,以戚属进,累迁宁远军节度使。秩满里居,淡泊自适。统和末,召为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以疾求退,不听,迁夷离毕。又以疾辞,许之。遂入颉山,杜门不出。上嘉其志,不复征,札剌自是家于颉山。亲友或过之,终日言不及世务。凡宴游相邀,亦不拒。一岁山居过半,与世俗不偶。耶律资忠重之,目曰颉山老人。卒。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花月痕
- 海上花列传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