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二百二十五
◎宦者一
窦神宝,父窦思俨,五代时为内侍,宋初任皇城使。哥哥窦神兴,在左领军卫大将军的官职上退休。窦神宝初为小宦官,太平兴国中,他随军征太原,披甲登城,中箭,因而升为入内高品,任并州监军。他多次袭击敌人,前后攻破敌寨三十六,斩首千余级,缴获大量铠甲、牛马、骆驼,趁机建了三座堡寨。太宗下诏表彰他。太平兴国九年(984),命他与尹宪屯驻夏州,当时岌伽罗腻等十四个部族长期叛乱,他率军大败叛族,烧了他们的房舍军帐,斩首千余级,俘获特别多。
○窦神宝 王仁睿 王继恩 李神福(弟神祐) 刘承规 阎承翰 秦翰周怀政 张崇贵 张继能 卫绍钦 石知颙(孙全彬) 邓守恩
雍熙(984~987)中,朝廷派使到绥、宥、麟、府州,招募沿边愿意攻打契丹的部族,赏赐给他们钱物。窦神宝上疏说:“这些人狼子野心,这样做或许会发生边患。”于是停止了这种做法。不久,升为殿头高品。淳化(990~994)中,出使河东,检阅堡栅兵马,慕容德丰从邢台调到延州,还没到郡,诏命窦神宝乘驿车前去暂代他的职务。环州沿边发生内乱,他与陈德玄去征讨,攻破牛家族二十八部,并筹划从通远进入灵武的线路,受命驻军环庆。牛家族再次反叛,又被他平息,在极泉镇杀了反叛余党,俘获九位反叛首领。西夏攻打..,因援..之功升为供奉官,他与田绍斌往灵州押送粮草,受命驻在灵州。
宋世待宦者甚严。太祖初定天下,掖庭给事不过五十人,宦寺中年方许养子为后。又诏臣僚家毋私蓄阉人,民间有阉童孺为货鬻者论死。去唐未远,有所惩也。
李继迁攻宋,窦神宝与慕容德丰一起袭破他的堡寨,烧他的营帐,俘获人口、牲畜数以万计。朝廷连续下诏嘉奖他,升为内殿崇班。至道(995~997)初,李继迁又攻灵武,窦神宝派人从小路向朝廷告急。敌人围城一年多,地震二百多天,城中粮草耗尽,他暗中派人去河东路买粮,晚上运到城里。他时常出兵攻击敌人,敌人退去后,他因功升为西京作坊副使。他又受命从浦洛河、清远军运粮草支援前线,他与杨允恭商议造了三千辆小车,把粮草运到环州。至道三年(997),他回朝任西京左藏库副使。他出使灵武回来后,因奏对符合皇帝旨意,被当面授予供备库使的官职。
厥后,太宗却宰相之请,不授王继恩宣徽;真宗欲以刘承规为节度使,宰相持不可而止。中更主幼母后听政者凡三朝,在于前代,岂非宦者用事之秋乎!祖宗之法严,宰相之权重,貂珰有怀奸慝,旋踵屏除,君臣相与防微杜渐之虑深矣。
咸平(998~1003)中出任高阳关钤辖,调任贝、冀二州巡检。恰巧原州野俚族三千多人迁居顺成谷,大虫堪与熟魏族交战,诏命窦神宝去劝说双方和解,他到后就定下双方疆界,使大家都回到原来的地盘。回朝后为内侍右班副都知。真宗朝拜祖陵,留他和刘承王圭同管皇宫事务。大中祥符(1008~1016)初,任勾当三班院,并掌管各王宫之事。他升为西京左藏库使,领密州刺史兼管往来国书。
然而宣政间童贯、梁师成之祸,亦岂细哉!南渡苗、刘之逆,亦宦者所激也。《坊记》曰:"君子之道,辟则坊与!大为之坊,民犹逾之。"可不戒哉!作《宦者传》。
窦神宝为官精心谨慎,本性吝啬,资产钜万。天禧(1017~1021)初,留任皇城使,罢去内侍省诸职。天禧三年(1019)去世,终年七十一岁。他的儿子窦守志被任为入内供奉官。
窦神宝,父思俨,五代时为内侍,宋初皇城使。兄神兴,左领军卫大将军致仕。神宝初为黄门,太平兴国中,从征太原,擐甲登城,中流矢,稍迁入内高品,监并州戍兵。屡出袭贼,前后破砦三十六,斩千余级,大获铠甲、牛马、橐驼,因筑三砦。诏褒之。九年,命与尹宪屯夏州,时岌伽罗腻等十四族久叛,神宝率兵大破之,焚其庐帐,斩千余级,虏获甚众。
- 推荐作品:
- 子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辽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