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艮下坤上
謙,亨。君子有終。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陽,天也,而下其隂,是以謙。無不通。君子所以保終也。天之道,寒暑日月也。盈則虧之,損則益之。地之道,山川丘陵谷也。髙則傾之,卑則受之。鬼神依人,謙則福之,盈則禍之。人道惡盈,盈則慢之,以人惡已。謙則下人,故人好也。尊而謙之,益光大矣。卑而謙之,人莫之踰。君子所以保終也。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山下於地,而得地中,謙也。君子謙以下人,得人心也。多者損己,以聚之寡者減己,以益之稱物而平施。不失其常乃平也。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柔以處下,謙之謙也。君子用謙於初,自養其德,雖涉難而吉也。
六二,鳴謙,貞吉。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陽者衆隂之所求也。二承而親之,旣得於心,聲以發外,謙而鳴之,辭也。守中而不敢自大,得正之吉也。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居下之上,為衆之,則勤於正,衆雖勞,而謙厚之至也。謙以保位,萬民服也,故得保其終,吉矣。
六四,无不利,撝謙。象曰:无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謙以在位,不僭不偪,不違其則者也。以之奉五,而待於三,奉事得宜,指撝皆從,无不利也。謙敬之利,道之然也。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无不利。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柔居上位,止而順之,謙也。柔之過,盜之心生,故至用師也。居尊而著於謙,得衆之道也,故不待富鄰而利以侵伐也。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上雖應三,二近相與,故中心未得也。徒聲鳴而已。然正應無爭,辭謙無怨,是以外助也。分衆受命,纔堪征邑國而已,非不利者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左传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谷梁传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