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十六年
一、十有六年,春,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谷,齐侯弗及盟。
其言弗及盟何?不见与盟也。
二、夏五月,公四不视朔。
公曷为四不视朔?公有疾也。何言乎公有疾不视朔?自是公无疾不视朔也。然则曷为不言公无疾不视朔?有疾犹可言也,无疾不可言也。
三、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齐侯盟于犀丘。
四、秋八月辛未,夫人姜氏薨。
五、毁泉台。
泉台者何?郎台也。郎台则曷为谓之泉台?未成为郎台,既成为泉台。毁泉台,何以书?讥。何讥尔?筑之讥,毁之讥。先祖为之,己毁之,不如勿居而已矣。
六、楚人、秦人、巴人灭庸。
七、冬十有一月,宋人弒其君处臼。
弒君者曷为或称名氏?或不称名氏?大夫弒君称名氏,贱者穷诸人;大夫相杀称人,贱者穷诸盗。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菜根谭
- 荀子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