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二十一年
【原文】
【经】
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辛酉,郑伯突卒。
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
冬十有二月,葬郑厉公。
【传】
二十一年春,胥命于弭。
夏,同伐王城。郑伯将王,自圉门入,虢叔自北门入,杀王子颓及五大夫。郑伯享王于阙西辟,乐备。王与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东。原伯曰:“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五月,郑厉公卒。
王巡虢守。虢公为王宫于玤,王与之酒泉。郑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鉴予之。虢公请器,王予之爵。郑伯由是始恶于王。
冬,王归自虢。
【翻译】
【经】
二十一年春季,周历正月,无事。
夏季五月辛酉日,郑厉公突然去世。
秋季七月戊戌,夫人姜氏去世。
冬季十二月,安葬郑厉公。
【传】
二十一年春季,郑厉公和虢公在弭地会谈。
夏季,一起攻打王城。郑厉公拥着惠王从圉门入城,虢叔从北门入城。杀了王子穨和五个大夫。郑厉公在宫门口西阙设宴招待惠王,全套乐舞齐备。惠王赐给他郑武公时代从虎牢以东的土地。原伯说:“郑伯学了做坏事,恐怕也会招致祸患。”五月,郑厉公突然去世。
周惠王巡视虢公防守的土地,虢公为惠王在玤地建造了行宫,惠王就把酒泉赐给他。以前当郑厉公设宴招待惠王的时候,惠王把王后的鞶鉴赐给了他。虢公也请求赏赐器物,惠王就把青铜酒杯赐给了他。由于鞶鉴没有青铜酒杯贵重,郑厉公从此怨恨周惠王。
冬季,周惠王从虢国回到成周。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杂家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小五义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