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十四年
【原文】
【经】
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
无冰。
夏五。郑伯使其弟语来盟。
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
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
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
【传】
十四年春,会于曹。曹人致饩,礼也。
夏,郑子人来寻盟,且修曹之会。
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书不害也。
冬,宋人以诸侯伐郑,报宋之战也。焚渠门,入及大逵。伐东郊,取牛首。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
【翻译】
【经】
十四年春正月,桓公与郑厉公在曹国会面。
正月没有结冰。
夏季五月,郑伯派遣他的弟弟语来盟会。
秋季八月壬申日,储藏祭祀谷物的仓库发生火灾。乙亥日,举行秋天的祭祀。
冬季十二月丁巳日,齐僖公禄父去世。
宋国人联合齐国、蔡国、卫国、陈国进攻郑国。
【传】
十四年春季,鲁桓公和郑厉公在曹国会见。曹国人送来食物,这是合于礼的。
夏季,郑国的子人前来重温过去盟会的友好,并且也是重温在曹国的会见。
秋季,八月十五日,储藏祭祀谷物的仓库发生火灾。十八日,举行尝祭。《春秋》所以记载这件事,是表示火灾尚不足为害。
冬季,宋国人联合诸侯进攻郑国,这是为了报复在宋国的那次战争。诸侯联军焚烧了郑国都城的渠门,进了城到了大街上,攻打东郊,占取牛首,把郑国太庙的椽子拿回去做宋国卢门的椽子。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易经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