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周书·武成
  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
  武王征伐殷国,征伐归来把兽类放归山林,作《武成》。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
  一月壬辰日,月亮大部分无光。到明天癸巳日,武王早晨从周京出发,前往征伐殷国。
  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四月间,月亮开始放出光辉,武王从商国归来,到了丰邑。于是停止武备,施行文教,把战马放归华山的南面,把牛放回桃林的旷野, 向天下表示不用它们。
  丁未,祀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笾。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
  四月丁未日,武王在周庙举行祭祀,建国于甸服、侯服、卫服的诸侯都忙于奔走,陈设木豆、竹笾等祭器。到第三天庚戌日,举行柴祭来祭天,举行望祭来祭山川,大力宣告伐商武功的成就。
  既生魄,庶邦冢君暨百工,受命于周。
  月亮已经生出光辉的时候,众国诸侯和百官都到周京来接受王命。
  王若曰:“呜呼,群后!惟先王建邦启土,公刘克笃前烈,至于大王肇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勋,诞膺天命,以抚方夏。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惟九年,大统未集,予小子其承厥志。厎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孙周王发,将有大正于商。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予小子既获仁人,敢祗承上帝,以遏乱略。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肆予东征,绥厥士女。惟其士女,篚厥玄黄,昭我周王。天休震动,用附我大邑周。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既戊午,师逾孟津。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乃反商政,政由旧。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
  武王这样说:“啊!众位君侯。我的先王建立国家开辟疆土,公刘能修 前人的功业。到了太王,开始经营王事。王季勤劳王家。我文考文王能够成就其功勋,大受天命,安抚四方和中夏。大国畏惧他的威力,小国怀念他的恩德,诸侯归附九年而卒,大业没有完成。我小子将继承他的意愿。我把商纣的罪恶,曾经向皇天后土以及所经过的名山大川禀告说:‘有道的曾孙周王姬发,对商国将有大事。现在商王纣残暴无道,弃绝天下百物,虐待众民。他是天下逃亡罪人的主人和他们聚集的渊薮。我小子得到了仁人志士以后,冒昧地敬承上天的意旨,以制止乱谋。华夏各族和蛮貊的人民,无不遵从,我奉了上天的美命,所以我向东征讨,安定那里的士女。那里的士女,用竹 筐装着他们的黑色黄色的丝绸,求见我周王。他们被上天的休美震动了,因而归附了我大国周啊!你等神明庶几能够帮助我,来救助亿万老百姓,不要发生神明羞恶的事!’到了戊午日,军队渡过孟津。癸亥日,在商郊布好军阵,等待上天的美命。甲子日清早,商纣率领他如林的军队,来到牧野会战。他的军队对我军没有抵抗,前面的士卒反戈向后面攻击,因而大败,血流之多简直可以漂起木杵。一举讨伐殷商,而天下大安了。我于是反掉商王的恶政,政策由旧。解除箕子的囚禁,修治比干的坟墓,致敬于商容的里门。散发鹿台的财货,发放鉅桥的粟,向四海施行大赏,天下万民都心悦诚服。”
  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贤,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丧、祭。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武王设立爵位为五等,区分封地为三等。建立官长依据贤良,安置众吏依据才能。注重人民的五常之教和民食、丧葬、祭祀,重视诚信,讲明道 义;崇重有德的,报答有功的。于是武王垂衣拱手而天下安治了。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宋书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松漠纪闻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慎子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谱录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知言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刘子
 - 别集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