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用人篇·致九弟·交人料理文案
沅甫九弟左右:
十一月初二日,春二甲四归,接廿四夜来书,具悉一切。弟营中事要尚顺,家中大小欣慰。帅逸斋之叔号小舟者,于初二日来,携有张六琴太守书缄,具告逸斋死事之惨。余具奠金五十两,交小舟为渠赴江西之旅资。又作书寄雪琴,嘱其备战船至广西,迎护逸斋之眷口,由浙江来,又备舟至省城,迎护逸斋与其侄之灵枢于南康,会齐同出湖口,由湖口段窑至黄梅帅宅,不过数十里耳。
前此仙舟先生墓门,被贼掘毁,余曾寄书润芝中丞,莲舫员外,筹银三四百两,为修葺之资。此次小舟归里,可一并妥为安厝,少有余资,即以赡济逸斋之眷口,然亦极薄,难以自存矣。
东乡败挫之后,李镇军周副将均退守武阳渡。闻香中丞缄致长沙,请夏憩亭募勇数千,赴江应援,不知确否?自洪杨内乱以来,贼中大纲紊乱,石达开下顾金陵,上顾安庆,未必能再至江西。既使果来赴援,亦不过多裹乌合之卒,悍贼实已无几。我军但稍能立脚,不特吉安力能胜之,即临江萧军,亦自可胜之也。
胡爵之将于初十日回省,家中以后不必请书启朋友。韩升告假回家,余文案尚繁,不可无一人料理,望弟饬王福于腊月初回家交代后,既令韩升回省度岁。韩子正初赴吉营,计弟处有四十日无人经营文案,既交彭椿年一手料理,决无疏失。韩升与王福二人,皆精细勤敏,无所轩轾。凌荫迁于日内赴雪琴处,若弟处再需好手,亦可令凌赴吉也。(咸丰七年十一月初五日)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公羊传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辽史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儒家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庄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