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理财篇·致九弟·周济受害绅民
沅甫九弟左右:
二十六日接弟信,并廿二史二十六套,此书十六史系极古阁本,宋辽金远系《宏简录》、《明史》系殿本,较之兄丙申年所购者,多《明史》一种,余略相类,在吾乡已极为难得矣,吾前在京,亦未另买全史,仅添买辽金元明四史,及《史汉》各佳本而已,《宋史》至今未办,盖阙典也。
吉贼决志不窜,将来必与得贼同一办法,想非夏未秋初,不能得手,弟当坚耐以待之,迪庵去负在浔,于开浔守逻之外,问亦读书习字,弟处所掘长壕,如果十分可靠,将来亦有间隙,可以偷看书籍,目前则须极为讲求壕江巡逻也。
周济受害绅民,非泛爱博施之谓,但偶遇一家之中,杀害数口者,流传迁徘,归来无分者,房屋被焚,栖止靡定者,或与之数千金,以周其急。先星冈公云:“济人湎济急时无。”又云:“随缘布施,专以目之所触为主。”即孟子所称是乃仁术也。若目无所触,而泛求被害之家而济之,与造册发赈一例,则带兵者专行沾名之事,必为地方官所织,且有挂一漏万之虑,弟之所见,深为切中事理,余系因昔年湖口绅士受害之惨,无力济之,故推而及于吉安,非欲弟无故而为沽名之举也。(咸丰八年正月廿九日)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尚书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晏子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葬书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