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丹田
上丹田
眉间内入三寸为上丹田宫,也叫泥丸宫。泥丸百节皆有神,……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同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非各别住俱脑中,列位次坐向外方,讲的是泥丸宫在一身之首,是百神之主,泥丸百节都有神,它们都受脑主持而排定坐次,泥丸九真都穿紫衣罗裳,人们只要意守上丹田,存思九真神,就可以延寿不老。
中丹田
就是指心,又叫绛宫。经中述道:六腑五脏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讲的是,六腑五脏息息相关,共同维持人体正常运转,它们各有所辖,有不同的运作方式,但都受心主宰,故心存则五脏六腑听令而正常运行。人们若意守中丹田,存思不舍,自会长生。
下丹田
又叫气海、精门、名关元、命门等,在脐下三寸处。经中讲述下丹田的重要性:或精或胎别执方,核孩合延生华芒。道经认为下丹田是人命的根基、阴阳的门户、五气的本元;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胎之处,内有真神赤子居住,故称下丹田为命门、生门或生宫。核孩,指宫中的阴阳神名,也叫伯桃,字合延。人们若意守下丹田,存思阴阳之神,则阴阳之气不衰,生命不枯。
三黄庭
与三丹田相对应,《内景经》还提出三黄庭之说。上黄庭宫在脑中,与上丹田相应;中黄庭宫也与中丹田一致,都在心中;只是下黄庭宫在脾中,与下丹田不一致。总而言之,《内景经》就是以三丹田和三黄庭为枢纽,注重存思三部八景二十四真神,强调积累精气作为长生要诀,即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论语
- 谷梁传
- 易经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儒家
- 三字经
- 幼学琼林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杂家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荡寇志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