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李晋王河中会兵
李晋王河中会兵
却说晋王领大兵,离了石岭关,投河中府来,人马正行,忽报前面尘埃起处,金鼓齐鸣,一彪人马到来。众视之,乃各镇诸侯迎接晋王。晋王一马当先,众诸侯滚鞍下马,拜于道左,告言接迟,望恕众臣之罪。晋王曰:“大唐许多诸侯,人马尽有,不能保驾,使圣上远奔,失其社稷,此何理也?”众诸侯曰:“臣等皆怀报国之心,争奈巢贼部下,骁勇极多,因此众人措手不及,致有此失。”晋王曰:“吾想高祖、太宗太原起义之时,六十四处烟尘,一十八处擅改年号,苦争血战,创立三百年大唐天下,如此英雄,今子孙如此懦弱,被巢贼侵夺如此,何也?”众诸侯曰:“此天之历数,有泰有否,时势不同。”晋王令众诸侯呈献姓名立行,并各镇守地方,于是众诸侯次第呈进:
第一镇:簪缨世代,阀阅名家,函国公袁容。
第二镇:门迎珠履,名重丘山,晋国公王铎。
第三镇:沉默寡言,声名著见,荆西节度使王元。
第四镇:文学素著,师表一代,径原节度使程宗楚。
第五镇:聪明特达,议论风声,秦州节度使仇公遇。
第六镇:沉毅质恪,武艺超群,寰州节度使童弘真。
第七镇:德行纯备,节操过人,同台节度使岳彦真。
第八镇:轻财仗义,政尚清肃,华州节度使韩鉴。
第九镇:交游豪杰,结纳英雄,曹州节度使曹顺。
第十镇:学识过人,高尚志节,兖州节度使周顺。
第十一镇:阔谈高论,博古知今,郓州节度使赫连铎。
第十二镇:贯通诸子,博览九经,河中节度使王重荣。
第十三镇:孝弟仁慈,虚己待士,幽州节度使马三铁。
第十四镇:仗义待人,挥金似土,定州节度使王景宗。
第十五镇:仪容丑陋,膂力绝伦,汴梁节度使朱温。
第十六镇:赈穷救急,志大心高,徐州节度使支祥。
第十七镇:有谋多智,善武能文,景州节度使周太初。
第十八镇:惠及诸人,聪明有学,平州节度使王用之。
第十九镇:忠直元亮,秀士文华,寿州节度使张仲仁。
第二十镇:仁义君子,德厚温良,莱州节度使马君武。
第二十一镇:威镇羌胡,名闻华夏,陈州节度使刘从吉。
第二十二镇:声如巨钟,丰姿英伟,孟州节度使朱合爽。
第二十三镇:随机应变,临事勇为,朔州节度使唐大弘。
第二十四镇:英勇冠世,刚勇绝伦,邢州节度使朱文。
第二十五镇:先哲流裔,好客礼宾,鄜州节度使杨思恭。
第二十六镇:文救唐代,名重当朝,青州节度使王敬武。
第二十七镇:精通韬略,善晓兵机,于州节度使王守存。
第二十八镇:沉默寡言,孝行著闻,覃州节度使邵升昌。
诸路军马,多寡不等,共计二十三万。晋王番汉人马,独有五十余万,济济彬彬,势压诸镇。
却说河中府,有两座楼,一座名鸦馆楼,一座名观鹤楼。
时众诸侯拜见已毕,宰牛杀马祭天,歃血临盆,请晋王上鸦馆楼饮宴,商议进兵之策。晋王登楼观看有感,遂作一诗:
丰拱巍巍接画梁,俯临今古战争场,
干戈飒飒排铜壁,鼓角声声彻上苍。
夜挂一轮明月白,山横一带阵云黄,
凭栏翘首长吁气,泪洒西风望故乡。
众诸侯素知晋王善饮,觥筹交错,相劝不息,筵前排列珍馐,甚是整齐。但见:
打抹亭台桌椅,安排珍馔华筵。
左列妆花白玉瓶,右摆珊瑚玛瑙器。
进酒佳人双洛浦,添香美女两婵娟。
喷香瑞兽金三尺,舞袖娇娥玉一团。
排开果品般般异,进上筵前件件奇。
尽人间之羞味,竭世上之果肴。
玉液琼浆夸紫府,龙肝凤脑赛瑶宫。
却说晋王终日饮酒,一连停了十日,全然不思进兵。正值汴梁节度使朱温,心怀不忿,径至袁容帐下,谓容曰:“朝廷有旨,遣此老汉帅兵,洗荡黄巢,恢复大唐天下。今到了旬日,又不整理军情,只顾醒而复醉,醉而复醒,如此饮酒,况手下将士,皆要赏赐,此事吾实恶之。”袁容急掩其口曰:“足下勿言,晋王若知,数日款待之情都已失了。”朱温曰:“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烈烈轰轰,直言戆论,安可掩耳偷铃哉?”容曰:“晋王势大,众诸侯无不钦仰,某居下位,安敢开口?”温曰:“似此不言,迟滞不进,何日得见太平,你看俺说来!”抽身便起,随上鸦馆楼去。
却说晋王在楼上,正在举杯饮酒,忽见一人奔上楼来,径到面前,击桌大呼曰:“大王十分为人,终日饮酒,醉亦不止,忘了大唐天下被黄巢所夺耶!”晋王视之,其人身长一丈,膀阔三停,脸如噀血,须若金针,耳犹两翼,蓝发狼牙,晋王吃了一惊,遂问:“丑汉何名?”温曰:“臣姓朱名温,更名全忠,现任汴梁节度使之职。”晋王口:“汝何等人,敢称此名,如此无礼,全忠乃人王中心四字,除是圣上可称,汝何犯上?”温曰“此是圣上所赐御名,非臣自取,臣闻大王之名,亦有三四 。”晋王曰:“吾有何名?”温曰:“大王初讳克用,次号鸦儿,三日碧眼鹕,四日独眼龙,此皆显名,反责人犯上乎?”晋王大怒曰:“吾之名字,安敢讳言?”随即拔剑直砍朱温,温侧身躲过,轮刀大呼曰:“汝能使剑,偏我不会用刀?”便欲交锋。一人攀住臂膊,一人跪于晋王面前。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逸狂诗云:
鸦馆楼中醉复醒,经旬未见理军情,
直言声谏生嗔怒,惹得诸侯抱不平。
卓吾子评:
克用会兵旬日,不思用兵,诚为酒徒。朱温一降贼,殊多抱负,而得肆言,以激上耶!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抱朴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