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唐宝应中,越州观察使皇甫政妻陆氏,有姿容而无子息。州有寺名宝林,中有魔母神堂,越中士女求男女者,必报验焉。政暇日,率妻孥入寺,至魔母堂,捻香祝曰:祈一男,请以俸钱百万贯缔构堂宇。陆氏又曰:傥遂所愿,亦以脂粉钱百万,别绘神仙。既而寺中游,薄暮方还。两月余,妻孕,果生男。政大喜,构堂三间,穷极华丽。陆氏于寺门外筑钱百万,募画工。天下画者,日有至焉。但以其偿过多,皆不敢措手。忽一人不说姓名,称剑南来,且言善画,,泊寺中月余。一日视其堂壁,数点头。主事僧曰:何不速成其事耶?其人笑曰:请备灯油,将夜缉其事。僧从其言。至平明,灿烂光明,俨然一壁。画人已不见矣。政大设斋,富商来集。政又择日,率军吏州民,大陈伎乐。至午时,有一人形容丑黑,身长八尺,荷笠莎衣,荷锄而至。阍者拒之,政令召入。直上魔母堂,举手锄以斸其面。壁乃颓。百万之众,鼎沸惊闹,左右武士欲擒杀之,叟无怖色。政问之曰:尔颠癎耶。叟曰:无。尔善画耶?叟曰:,无。曰:缘何事而斸此也?叟曰:恨画工之罔上也。夫人与上官舍二百万,图写神仙,今比生人,尚不逮矣。政怒而叱之。叟抚掌笑曰:如其不信,田舍老妻,足为验耳。政问曰:尔妻何在。叟曰:住处过湖南三二里。政令十人随叟召之。叟自苇庵间,引一女子,年十五六,薄傅粉黛,服不甚奢,艳态媚人,光华动众。顷刻之间,到宝林寺。百万之众,引颈骇观,皆言所画神母,果不及耳。引至阶前,陆氏为之失色。政曰:尔一贱夫,乃蓄此妇,当进于天子。,叟曰:待归与田舍亲诀别也。政遣卒五十,侍女十人,同诣其家。至江欲渡,叟独在小游艇中,卫卒、侍女、叟妻同一大船,将过江,不觉叟妻于急流之处,忽然飞入游艇中。人皆惶怖,疾棹趋之。夫妻已出,携手而行。又追之,二人俱化为白鹤,冲天而去。 唐代宗宝应年间,越州观察使皇甫政的妻子陆氏,容貌很美丽,但没有儿子。越州里有一座寺院,名叫宝林寺,寺院里有魔母神堂。越州城中的男男女女,凡是来许愿祈求儿女的,必定是回报应验。,皇甫政在空闲的日子,领着妻子进入宝林寺,到魔母神堂,捻香祝祷说:向魔母祈求一个男孩,果然如愿,请神灵允许我用俸禄钱一百万贯建造堂宇。陆氏接着又说:倘若遂了我们的心愿,我也用脂粉一百万贯,另画神仙的像。接着皇甫政夫妇在寺院四处游览,到了傍晚才回家。过了两个多月,皇甫政的妻子怀孕了,后来果然生了一个男孩。皇甫政大喜,建造了三间堂宇,极其富丽堂皇。他的妻子陆氏在寺院门外堆了一百万贯钱,招募画工。全国各地的画工,,天天有来到的。只是因为它的赏钱太多,都不敢着手。忽然有一个人不说姓名,自己说是从剑南来的,并说善于绘画。要接手绘神仙像一事。他在寺院里停留了一个多月,一天,他看着那堂宇的墙壁,不住的点头。主事的和尚说:你为什么不快点完成那件画像的事情呢?那人笑着对主事的和尚说:请你给我准备灯油,我将要在夜里聚集精力完成那件事情。主事的和尚依从了他,按他的话做了。到天亮的时候,光明灿烂,整整齐齐画满了一墙壁。但是绘画的人已经不见了。,皇甫政大设斋祭,很多富商都聚集到这里来。皇甫政又选择了吉日,率领军吏州民,大排歌舞、宴筵。到中午时,有一个容貌黑丑的人,身高八尺,背着斗笠,穿着蓑衣,扛着锄头而来,看守大门的人拒绝他进门,但是皇甫政却让人招唤他进来。那人进入寺院后,直接上了魔母堂,举起手中的锄头来斫那神像的脸面,墙壁都倒塌了。大家惊骇叫喊。周围担任护卫的武士,想要把他抓住杀了他,但是那黑丑的老头儿毫无惧色。皇甫政问他说:你是疯颠吗?,老头儿说:不是。皇甫政又问:你是善于绘画吗?老头儿又说:不是。皇甫政说:那你为什么来斫这画像呢?老头儿回答说:可恨画工蒙蔽上官。夫人和上官施舍二百万贯钱,描画神仙。可是现在画的和真人相比,根本比不了呢。皇甫政大怒并呵斥他。老头儿拍掌大笑说:如果你不信,我在乡间的老妻,足够验证的了。皇甫政问他说:你的妻子在什么地方?老头儿说:住处在过湖南二、三里的地方。皇甫政派十个人跟着老头儿去招呼老头儿的妻子。老头儿从苇庵里引出一个女子,,年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脸上略微化了点妆,衣着也不奢华,却艳态媚人,光华动众。不一会儿工夫,到了宝林寺。众人都伸长脖子吃惊地观看,都说所画的神母像,果然是不如她。把她领到台阶前,陆氏见她美丽异常也大惊失色。皇甫政对老头儿说:你是一个地位卑微的人,却蓄养了这样一个美丽妇人,实在是不该的,应当把她进献给天子。老头儿说:等我们回去和乡亲告别一下再走吧。皇甫政应允了,派士卒五十人、侍女十人,一起到他们家。到了江边要过江,,老头儿单独在小游艇中,卫卒侍女和老头的妻子同乘一大船。将要过江,不知不觉中老头的妻子在急流处忽然飞入游艇中。人们都惊惶恐怖起来,急忙划船去追赶他们,他们夫妻二人已经走出游艇,上岸并肩携手而行。又追他们,二人都化为白鹤,冲上天空远飞而去。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北齐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潜夫论
 - 中论
 - 吴子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词曲
 - 长生殿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