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下界阴山脚下有个鬼谷,谷中有个三家村。村中有一暴发户财主,名叫活鬼。活鬼与家婆雌鬼,都已半中年纪,虽然家财万贯,却从未生育。活鬼生日那天,听从了雌鬼之弟形容鬼的劝说,前往孟婆庄五脏庙拜佛求子。归家后当夜,雌鬼梦见苦恼天尊前来送子,便怀上鬼胎。十月满足,雌鬼生下一个小鬼,取名活死人。活鬼夫妻爱如至宝。
活鬼因求佛得子,在三家村势利场上盖了座鬼庙还愿。村中大男小女,成群结队来庙烧香游玩。三家村地方扛丧鬼还到酆都城请来戏班子,替活鬼敬神贺喜。大家正看戏高兴,谁知前村催命鬼的兄弟破面鬼,诈酒闹事,撞了荒山里强盗黑漆大头鬼,被黑漆大头鬼活活打死。催命鬼赶来要扛丧鬼交出凶手。扛丧鬼说凶手逃走难拿,不如捉猪垫狗,状告活鬼造言生事,逼他拿钱买静求安。催命鬼正中下怀,当下写好状词,赶到当方土地饿杀鬼衙中告了阴状。,又贪又酷的饿杀鬼,见状就准,将活鬼捉来,不问情由,一顿死打,然后下在黑暗地狱里,要办他妖言惑众的罪名。雌鬼忙与形容鬼商议,托人打通饿杀鬼的门子刘打鬼的关节,花了上万的银子,才将活鬼放了出来。活鬼棒伤甚重,又听说用了许多银子,未免又怨又恨,回家后不几日,就一命呜呼,做了鬼里鬼。
活鬼死后,雌鬼耐不得冷清,将刘打鬼招赘入门。刘打鬼做了雌婆的老公,无所事事,终日里吃喝嫖赌,不消几年,把活鬼吃辛受苦挣起来的家产挥霍一空。雌鬼由此闷气塞胸,生臌病而亡。临终之际,将镇家之宝吃弗了乌金赠给兄弟形容鬼,托他收留外甥活死人。
形容鬼家婆醋八姐,贪图金子,收留了活死人,让他与自己的儿子牵钻鬼同到角先生学堂读书。活死人非常聪明,牵钻鬼十分妒忌,千方百计地暗损他,又不时在娘面前挑拨是非。醋八姐本不喜欢活死人,此时更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幸亏形容鬼时时护着,活死人不曾吃足苦头。
形容鬼的同窗好友白蒙鬼调任鬼门关总兵,致书招形容鬼前往做帮手。形容鬼走后,醋八姐就不准活死人念书,而留他在家中提水淘米,揩台抹凳,扫场刮地。活死人受尽折磨,逃出舅家门,一路讨饭,前往鬼门关寻娘舅。流浪途中,遇见蟹壳仙人。仙人赠他益智仁、大力子和辟谷丸,又指点他去拜鬼谷先生为师,将来可封侯拜相。
活死人路过脱空祖师庙,救了险遭强暴的女子臭花娘,赶走了欲对臭花娘施非礼的独脚布政之子色鬼。活死人护送臭花娘回家,两人彼此中意。臭花娘父母见活死人才貌双全,便让二人订定婚约。活死人住在臭花娘家,与心上人朝夕相对,好不快活。一夜,梦见蟹壳仙人责他不思进取,次日便辞别臭花娘一家,外出访师。路上遇见鬼谷先生门徒冒失鬼,二人不打不相识,结为知己,同到鬼谷先生门中学艺。不消一年半载,活死人便将鬼谷先生周身本事学到手。,后鬼谷先生白日升天,活死人随冒失鬼回家居住。
色鬼自见了臭花娘,终日眠思梦想,差人各处寻访。东村有个标致细娘叫豆腐西施,被色鬼的差人看见,误为臭花娘抢进府中。不料色鬼的老婆闻知此事,自恃是识宝太师的女儿,竟将豆腐西施活活打死。豆腐西施的父亲告到枉死城城隍衙门。那城隍正是原三家村土地饿死鬼,因走了识宝太师的门路,谋得这个美差。饿死鬼不敢惹识宝太师的女儿,便与刘打鬼商议,嫁娲给荒山里的强盗黑漆大头鬼和青胖大头鬼,并将酒醉不醒的黑漆大头鬼捉入牢中。,青胖大头鬼得报,聚集众鬼,杀入枉死城,救出黑漆大头鬼,杀官据城,自称唐天王和百步大王,竖旗造反。
阀罗王闻奏,急命鬼门关总兵白蒙鬼领兵收捕。白蒙鬼不懂行兵布阵,只知对牛弹琴,听他老婆长舌妇之言,弃城出逃。军心大乱,形容鬼见事不济,跳河自尽。两个大头鬼攻破鬼门关,杀往阴阳界。阎王大惊,出榜招贤。
臭花娘女扮男装逃难,被撮合山女怪罗刹女捉住。那罗刹女专好吃男子的骨髓,遇有男子经过,就将随身宝贝熄火罐头抛来罩住,凭他铜头铁额的硬汉,都弄得腰瘫背折,不能动弹。因见臭花娘是个女子,又极会奉承,罗刹女就留下做伴,还教会她使软尖刀并许多拿人的法则。一日,罗刹女捉回一男子。臭花娘见是活死人,就杀死了罗刹女,救下了活死人。二人找到冒失鬼,同去投军。
阎王封活死人为大元帅,领兵征讨大头鬼。两军交锋,活死人一枪戳死黑漆大头鬼,臭花娘祭起熄火罐头捉了青胖大头鬼,终于平息了荒山众鬼的闹事。大军得胜,班师回朝。阎王论功行赏,众鬼皆谢恩领职,唯有臭花娘红着鬼脸不谢。阎王不解,活死人代奏实情,指明女身。阎王便改封为女将军,命入后宫改换女装,上森罗殿与活死人八拜成亲。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礼记
- 仪礼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