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灵耀大闹琼花会
灵耀大闹琼花会
却说玉帝升殿,群臣朝毕,忽奏扬州圣母同四土星君退水,带得胜之兵回朝。五帝大悦,赏赐星君。又有扬州圣母奏曰:“臣庙前有一琼树,自来不见开花,前被水淹。今水消了,忽开一枝琼花,三界都闻香味。微臣不敢隐匿,献上我主。”玉帝大喜,即赏圣母金花御酒,对众臣曰:“此花有此希奇,朕今起一会,名曰琼花会,凡文武百官,但有功者可插此花饮宴,款酒三杯,若无功者,不得冒请功劳。”便令金枪太子为宴主。
却说太子领旨,聚集众官,一个个依次而到会上。太子传旨云,“我蒙父王命我为宴主,设此琼花会,会集卿等。如有功者,请簪此花饮酒。”太子依次而问众臣,众臣俱言无功,不敢冒受。劝到灵耀面前,灵耀亦推无功,太子见众臣都不受琼花御酒,自己将花插在头上,连饮御酒数杯。灵耀看见太子插了琼花,饮了御酒,心中大怒曰:“你为宴主,圣上叫你劝别人。你却把花自插,将酒自饮,劝你自己不成?”太子曰:“众臣都言无功,我才自己插起,有何不可?”灵耀曰:“我有功劳,该把与我插。”太子曰:“你有何功?”灵耀曰:“我收风火二判官,可为功否?”言未罢,即将那琼花抢来,插在头上,自己取上御酒连饮三杯。太子曰:“你这匹夫,敢如此胆大,欺妄圣上!”灵耀便不答话,将金枪太子鞭打。太子打灵耀不过,众官解劝,太子便走。灵耀闹了琼花会,自号为华光天王。自思曰:“一时之气,打了太子,倘若奏知玉帝,定然见罪,如何是好!不如假推酒醉也罢。”众官大惊,各自散去。
太子走入朝中,玉帝升殿,太子大哭奏曰:“不肖蒙父王命作宴主,今有灵耀不遵玉旨,闹了琼花会,将儿乱打,自号为华光天王,乞父王作主。”玉帝闻儿之言大怒,即宣灵耀入见。玉帝曰:“汝乃臣子,太子乃王,安敢如此?”灵耀奏曰:“臣乃一仆,太子乃一主,臣安敢打主!臣被太子打得多不敢动手,主公若不信,可问众臣,便见明白。”玉帝即问众臣,众臣俱奏,都未曾动手,只是言语相伤,帝曰:“纵然灵耀未曾动手,亦不该出言伤朕太子,卿叫太子亦是冒功,安敢如此!若非众臣奏明,卿死罪难免,众臣奏明,免赐死罪,削去前职,贬去卯日宫做个游神,候后将功折罪。”华光只得谢恩,退出朝门,转过卯日宫,参见邓化。众臣退朝不题。
却说卯日宫邓化,知灵耀闹了琼花会。被太子奏上玉帝将灵耀削职,贬在手下来做游神,心中大喜。自思,灵耀是我昔日仇人,今日在吾部下听用。不免吩咐手下的,倘若灵耀到此参见之时,先可打他四十杀威棒,不可轻放。吩咐毕,忽然华光来到。邓化即叫请进。二人相见礼毕,邓化假作不知,问华光曰:“元帅到此有何见教,衣冠不整,功劳何如?”华光将前闹琼花会打太子的事说了一遍。邓化大怒,作威言曰:“若是如此,则我管得你着,如何不跪?”华光只得跪下。邓化即叫手下拿下,要打四十杀威棒,华光对曰:“我未有犯法,如何就要打我?若不公,打不得我。”邓化曰:“你既然这等无理,也罢,你说要有犯法,我便打得你。我如今每日在大堂上点卯,你要在堂上伺候听点;若失点,打四十板;又要随太阳行走,如不在,亦打四十。”
华光听令,只得退回私宅,自思曰:“邓化这贼,他与我计较,我不免生下一计,化一个化身随太阳行走,真身去堂上听点过卯,看那贼如何奈得我何?”原来邓化那手下之人,乃是金鸡,邓化吩咐叫他只管跟着华光走,他若失点,就报邓化知道。岂知华光显出神通,化一个化身,不曾失点。那手下人见华光不会失点,要害华光,生一计较,乃对华光曰“我今要回家看母,今日不来,凭在将军听点也好,随太阳行走也好。”华光心中自思曰:“这奴才要来哄我,我怎受得邓化这等的气。我想终不是了日,不如在卯簿上题了几句反诗,走下中界,再作道理。”拈笔题曰:
“自恨时乖运不通,遭陷天罗地网中,
卯薄之上分明写,上写华光反日宫。”
却说华光题毕便去,金鸡转来不见华光,鸡即忙报知邓化。邓化叫拿上卯簿看时,簿上有反诗四句。邓化读罢大怒,就点起本部军马,赶上要捉华光。华光正要走下南天宝德关,正遇邓化。邓化大骂曰:“汝这匹夫,汝本该死,玉帝免汝死罪,叫来我部下听点。妆原心不改,敢题反诗,敢走何处?好好受缚便罢,半言不肯,少刻间性命难存。”华光曰:“你这匹夫,心怀旧恨,又要我听点,又要我随太阳,百般计较,我若不反,终落你手。”
邓化听罢,举刀便砍。被华光大杀一场,邓化抵敌不住,回马便走。去奏玉帝不题。却说华光杀退邓化,走下中界,望见前面有一名山,问来说是朝真山洪玉寺。寺内乃是火炎王光佛,在那里修行乐道。华光听罢,即往洪王寺去见那火炎王光佛。那佛号做劝善大师,那大师在禅坛上正坐之间,忽见华光自外而入,参见礼毕。大师问曰:“久闻天王在上界掌元帅职,享不尽宝贵。今日光降山寺,有何见谕?”
华光只得将大闹琼花会,打金枪太子,削去元帅之职,贬在日宫做游神事,说了一遍,大师曰:“到此为何?”
华光曰:“不想邓化那贼,与我有旧仇,又要我听点,又要我随太阳,我恩终无了日,因一时之气,题了反诗,走下中界。久闻老师法戒,不才得来拜于门下,不知可容纳否?”
大师大喜,即吩咐华光不许如前,可遵从吾法戒。华光受命不题。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