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鉴赏
情节构造
悬念迭生
根据谭霈生的界定,所谓悬念,指人们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变化的一种期待心情,这里指一种叙事策略。说书艺人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更常运用这一手法。在说唱文学尤其是评话中,悬念又称扣子关子柁子,它是书中故事情节发展到关键之处,中止叙述,故意打结,将某些人物的命运和某些情节暂时悬挂起来。著名评书表演家连阔如先生曾说:说评书的没有小扣, 吸不住座儿,没有碎扣儿,拉不住座儿,没有大扣,收不住回头再听的座儿,,没有大柁子就不能吸住听五六天的书座儿。
《三侠五义》大量使用悬念的手法,造成了情节的迂曲、变幻、起伏。随着情节的展开,作者不断地制造悬念,而小说也就在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悬念中吸引着读者不停地看下去。
悬念的产生和解决是由前后相关的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在作品中,这些事件往往是接连叙述的;但也有突然中断另叙他事,等到适当时候再接着前事讲述的。毛宗岗《演〈三国志〉法》称之为横云断岭,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称之为横云断山法,这种叙事方法推迟了悬念的解决进程,更长时间地调动着读者的阅读兴趣,它在《三侠五义》等书中得到较好的运用。
诙谐幽默
诙谐,又称滑稽,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玩笑、逗乐。在作品中,作为一种文学风格,诙谐表现为语言的风趣和令人轻松可乐的喜剧性情景、场面等。诙谐产生的原因往往是现象与本质、目的与结局的错位,其主要目的是尽量形成一种与庄重相对应的喜剧美,使单纯的诙谐性语言或单纯的诙谐性形象可为作品增添笑料,活跃气氛。
鲁迅认为《三侠五义》独生写草野豪杰,辄奕奕有神,间或衬以世态,杂以诙谐,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在《三侠五义》中,作者对语言有诸多有别于通行语的奇特的方言俗语,让人忍俊不禁;对作品中人物的外在形象的描写,不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无不体现着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给读者一种愉悦感。
问竹主人在《忠烈侠义传序》中说:真是善人必获福报,恶人总有祸临;邪者定遭凶殃,正者终逢吉庇。昭彰不爽,报应分明。使读者有拍案称快之乐,无废书长叹之时。因果报应思想不值称道,但恶人邪者必定遭殃,无疑体现了作者嫉恶如仇除恶勿尽的良好愿望,也是作品呈现喜剧色彩的思想根源。
《三侠五义》中的公案故事多是因财色而引起的刑事案件。作案者手段的残忍,受害者的痛苦和冤屈,往往能激起读者的悲惨情绪。但经过作者的加工、描述,作品诙谐的喜剧色彩由恶人受捉弄的场面传达出来,恶人不仅受英雄捉弄,有时也自作自受。恶人的行动动机和结果之间的矛盾,促成了喜剧情节的产生。作者喜剧意识的渗透和参与使一些本带有悲剧意味的情节或场面也染上了喜剧色彩,悲剧气氛大大减弱,作品呈现出诙谐、轻松的格调。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正史
- 后汉书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辽史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松漠纪闻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菜根谭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法家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