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 丢公文柴杜被捉 说假话圣僧投案
丢公文柴杜被捉 说假话圣僧投案
话说济公刚走到十字街,见许多的官兵衙役锁着柴元禄、杜振英。
书中交代,一支笔难写两件事。怎么柴、杜二位班头会被人锁上呢?这其中有一段隐情。和尚由店里起来说出恭,柴、杜二人在屋中等候。工夫大了,不见和尚出恭回来。柴头可就说:“杜贤弟,你瞧和尚真是半疯。把茶壶弄碎了,洒了一炕的茶,把包裹也沾湿了。”杜振英说:“打开包袱瞧瞧罢,也许海捕公文也湿了。”
二人把包袱打开一看,果然文书湿了一个尖角。虽有油纸包着,日子多了,油纸磨破了,故此印进水去。二人把文书拿出来了,放在炕上。又等了半天,和尚还不进来。柴头说:“咱们瞧瞧去,和尚又许出了岔子。”二人出了东配房。来到茅房一瞧,见伙计拿着灯笼在茅房外头站着发愣。柴头说:“我们那位和尚出恭,还没出完呢?”伙计也等急了,探头往里一瞧,和尚踪迹不见。伙计说:“怪呀,怎么会没有了?”柴头说:“怎么啦?”伙计说:“我瞧着和尚进了茅房,怎么会没有了?”柴头说:“是不是和尚走了?”杜振英说:“真是被你猜着了。”说着话二人转身往回走。
只见由东配房他们住的房里出来一个人,穿着一身夜行衣,拧身上房。柴头、杜头一愣,这个时节要追也追不上。柴头说:“快到屋里瞧瞧丢了东西没有。”
二人赶紧来到屋中一看,办华云龙的海捕文书没有了。柴头就嚷起来,伙计过来问:“什么事?”柴头说:“我们丢了东西了。”伙计说:“这倒不错。
你们来了三个人,剩了两个。反说丢了东西,打算讹我们可不成?你打听打听我们这店里,开了不是一年半年。都要这样讹起来,我们的买卖就不用做了。”柴头是真急了,伙计一吵闹,掌柜的也过来。这个店的东家,原本是龙游县的三班总头杨国栋。在本地很是人物,无人不知。今天掌柜的过来一问,伙计说:“他们来了三个人。有一个和尚,也不知哪去了。他们两个人还说丢了东西。”掌柜的一听说:“好,这必是和尚把东西拿了走,他们活局子讹咱们。伙计,你问问住居的众位客人去,丢东西没有?要丢了东西,跟他们两个人要!”
伙计就嚷:“众位住店的客人,瞧瞧屋里丢东西没有?
要丢了,趁早说。”各屋里全点上灯。伙计按着屋子问,里面都答话说没丢什么。问来问去,问到上房屋里,没人答话,伙计说:“上房的大师父丢东西没有?”连问了数声,屋里并不答言。伙计一推门,门虚掩着。伙计进去一瞧,里间屋子有灯光,伙计刚一掀帘子,“哟”了一声,吓的掉头往外就跑。掌柜和众伙友一瞧,这个伙计颜色都变了。大众就问:“怎么了?”这个伙计连话都说不出来了。缓了半天,说:“我的妈,吓死我了!”大众来到上房一看,见那个秃头和尚的大脑袋掉在地下,死尸坐在椅子上。半倚半靠,掌柜的一瞧说:“别叫东配房那两个人走了!这必是他们一同来的那个穷和尚,把这个秃头和尚杀了跑了。”大众一想,这话对。赶紧来到东配房,就把柴元禄、杜振英堵住。掌柜的说:“穷和尚杀了人跑了。你两人必知道。
人命关天,我担不了,咱们是一场官司。”柴元禄、杜振英实不知情,哪能应答。大众一吵,嚷了半夜。掌柜的说:“众位别叫这两人走了。”当时叫地保给县里送信。少时,该班头役官兵都来了,刘头说:“你们二位,打官司去罢。”哗啦一抖铁链,把柴元禄、杜振英锁上。柴头说:“众位班头锁我们,因为什么?”刘头说:“你们二位不必分说,有什么话到堂上说去。”
柴元禄、杜振英把公文丢了,本来着急。这又出了人命案,心中暗恨和尚。
天光亮了,众官兵衙役拉着柴元禄、杜振英够奔龙游县去过堂。出了杨家店,刚走到十字街,济公由对面来了。和尚一瞧说:“好的,你们这两行人,到底是晕天亮。还要把花把的瓢摘了。摘了,不急付流扯活,可叫翅子窑的鹦爪孙把你们两个浮住。这还得叫我跟着打官司。”柴头、杜头一听和尚这话,把眼都气直了。
书中交代,和尚说的这是什么话?这原本是江湖黑话。晕天,就是夜里,把花把的瓢摘了,是拿刀把和尚杀了。不急付流扯活、叫翅子窑的鹦爪孙浮住,说是不跑被官人拿住。柴头一听,说:“好和尚,谁教给你这些话?”和尚说:“不是你们两人教给我的吗?”官人一听说:“大师父是朋友,全说了。官司你打了罢。”和尚说:“打了。好朋友做好朋友当。”
小伙计散役过来,一抖铁链,把和尚锁上,拉着就走。这个散役说:“和尚真是好朋友。”和尚说:“那是。冲这一手,喝你的酒多不多?”这个散役本是新当差的,一听和尚要喝酒,他说:“你走罢。你喝我的酒,你真是得了屋子想炕。”和尚说:“你这东西,给脸不要脸。我和尚冲你官司不打了!”
说着话,和尚一抖铁链上了房。刘头一瞧,过来打了伙计一个嘴巴说:“你这是把差事挤走了,你担得了?”小伙计也不敢言语。刘头说:“大师父请下来。喝酒我请。”和尚说:“我冲你官司打了。”说着话,和尚窜下来,说:“刘头贵姓呀?”刘头说:“大师父这是存心。叫我刘头,又问我贵姓。”
和尚说:“你请我哪喝?”刘头说:“龙游县衙门对过,有一座大酒饭馆,什么都有。你想吃什么要什么,我决不吝惜。我那里有帐,现钱我可没有。”
和尚说:“就是罢。”说着后来到龙游县衙门对过。一瞧,路南的酒馆字号是“三义居”。和尚同众人进了酒店,来到后堂落座。刘头说:“和尚你是好朋友,不能叫我们费事。你回头把案全说了。”和尚说:“全说。一点不留。”刘头说:“南门外头那案是你罢?”和尚说:“是我。”刘头说:“北门外高家钱铺门口那案也是你罢?”和尚说:“是我。有什么话,吃完了再说。”刘头说:“也好。回头吃完了饭,到班房,你把案一说,一写单子递上去,就得了。”和尚说:“先吃。伙计过来!”柴头、杜头知道和尚这是没安好心,要吃人家。伙计过来问:“大师父吃什么?”和尚说:“你们有什么?”伙计说:“应时小卖,上等海味席,一应俱全。”和尚说:“你给我办一桌上等海味席,五斤陈绍。”伙计答应,当时擦抹桌案。菜碟摆好,酒烫热了,干鲜果品、冷荤热炒,摆了一桌子。
和尚说:“柴头、杜头,你们两个人不吃,瞧我吃。”和尚又吃又喝。刘头一瞧,心说:“和尚这是想开了。这几条人命,反正一定案,就得当时立斩之罪。”见和尚吃了个酒足饭饱。叫伙计一算帐,共合十两四钱。刘头说:“写我的帐。”这才带领和尚与柴、杜二人,一同来到衙门班房。刘头说:“和尚你说吧。南门外秀才高折桂的花园里,请了老道叶秋霜捉妖,在法台上,老道的脑袋没了,是怎么一段事?”和尚说:“我不知道。”刘头说:“你这就不对了。方才你说南门外的案子是你做的,你怎么又不认了。”和尚说:“我说的是南门外我偷过一个小鸡子,人命案我可没做过,我没有那么大胆子。”刘头说:“北门外高家钱铺门口,无缘无故一刀之伤,脖胫连筋。那条命案是你呀?”和尚说:“不是。我在北门外,那一天在高家钱铺门口,捡了一个大狸花猫。
我偷了走,别的我不知道。”刘头说:“你这可是不对。我没问你偷鸡偷猫的案。东门外杨家店杀死秃头和尚,这总是你了?”和尚说:“那我更不知道了。”刘头说:“你这时不说,回头等老爷一升堂,用刑一拷,三推六问,你也得招认!那就晚了。”和尚说:“我真不知道。那也无法。”众班头赌气,也不问了。有人进去回禀老爷。老爷当时传壮皂快三班,立刻升堂,吩咐带和尚。不知济公上堂该当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