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回 华清风古天山见妖 金眼佛一怒杀和尚
华清风古天山见妖 金眼佛一怒杀和尚
话说济公带领四位班头,来到铁佛寺,见大殿里一股妖气冲天。和尚一瞧,大殿头里东边一张桌,有人管帐,专收银子;西边一张帐桌,专管收钱。
只见有一个妇人,在那里烧香。约有二十以外的年纪,光梳油头,发亮如镜,一脸的脂粉,打扮的不像好人,在那里祷告说:“佛爷在上,小妇人姚氏。
只因我一个小亲家得了膨症,求佛爷慈悲慈悲,赏点药罢。只要我亲家好了,我给佛爷烧香上供。”铁佛口吐人言说:“姚氏你可曾给佛爷带了一吊钱来。”
姚氏说:“带来了。”铁佛说:“既带了钱文,交在帐桌上。佛爷给你一包好药,拿回去保你一家都好了。”姚氏说:“谢谢佛爷。”拿着药,竟自去了。这姚氏刚走,只见外面又来了一个少妇人。由外面一步一个头,磕着进来。
书中交代,这个妇人姓刘,娘家姓李,在开化县正南刘家庄住家。丈夫在外贸易,有数年不通音信。刘李氏有个婆母,家中寒苦,就靠着做针黹糊口。刘李氏贤孝无比。只因她婆母身得臌症,有二年之久。刘李氏听说铁佛寺佛爷显圣,专治臌症。李氏一片虔心,由家中一步一个头,走了一天一夜,才来到这里。刘李氏一烧香说:“佛爷慈悲。小妇人刘门李氏。家有婆母,臌症二年之久。求佛爷赏点药,只要我婆母好了,等我丈夫贸易回来,必给佛烧香上供。”妖精一瞧,这臌症不是他洒的,他也治不了,说:“刘李氏你可曾给佛爷带了钱来?”刘李氏说:“我家中太寒,没有钱,求佛爷慈悲慈悲罢。”铁佛说:“不行。佛爷这里是一概不赊,没钱不给药,你去罢。”
刘李氏叹了一声,心说:“不怪人间势利,连佛爷都爱财,可惜我这一片虔心。”自己无法,转身往外走。济公一瞧,知道这是一位贤良孝妇。和尚说:“这位小娘子不用着急,我这里拈了一块药,你拿回去,给婆母吃了就好。”
刘李氏把药接过去,说:“谢谢大师父。”竟自去了。济公迈步来到大殿。
一瞧这铁佛,是坐像,一丈二尺的金身,五尺高的莲花座。头前摆着香炉蜡扦,许多的仙果供素菜。和尚过去,伸手拿了一个苹果,一个桃,拿过来就吃。旁边打磐的一瞧说:“和尚你是哪里来的,抢果子吃?”和尚说:“庙里有东西就应当吃。你们这些东西,指佛吃饭,赖佛穿衣,算是和尚的儿子,算是和尚的孙子?”这个打磐的一听这话,气往上冲,过来就要打和尚。和尚用手一指,用定神法把这人定住。和尚跳上莲花座说:“好东西,你敢在这里兴妖作怪,耍害众民。我和尚正要找你,结果你的性命。”说着话,和尚照定铁佛就两个嘴巴。众烧香的大家一乱,说:“来了个疯和尚,打佛爷的嘴巴呢。”
四个班头也站在外头瞧着。就听铁佛肚子里咕噜咕噜的一阵响,其声似雷鸣。忽然山崩地裂一声响。四位班头瞧着铁佛,一丈二的金身连莲花座往前一倒,竟把和尚压在底下。柴元禄、杜振英一跺脚,放声痛哭,说:“师父你老人家没想到死在这里,死的好苦。”杨国栋、尹士雄也深为叹息,说:“可惜济公是个好人,这一碰准砸在地里去,肉泥烂酱。”杨国栋说:“柴头,你也不用哭了,人是生有处,死有地,这也无法。咱们走罢。”四个人正要走,只见和尚彳亍彳亍由庙外头进来了。和尚说:“柴头,你们报丧呢。”柴元禄也不哭了,说:“师父你没死呢。”和尚说:“没有。好妖精,他打算要暗害我和尚。我非得要找他去,跟他誓不两立。”柴元禄说:“我们眼瞧着把师父压在地下,怎么你又打外来了?”和尚说:“没砸着我。
我一害怕。一踹腿窜出去了。”正说话,和尚就嚷:“了不得了,快救人哪,妖精来了。”这句话没说完,只见一阵狂风大作。真是:
嗖嗖云雾卷,唿唿过树林。海翻波浪起,山滚石头沉,尘沙迷宇宙,昏暗惊鬼神。这风真浩大,刮遍锦乾坤。
一陈狂风大作,由半空落下一个妖精,竟把和尚围住。
书中交代,是什么妖精呢?这内中有一段缘故,凡事无根不生,金眼佛姜天瑞的师父,姓华双名清风,人称九宫真人。专习左道旁门,乃是华云龙的叔父。他在古天山凌霄观参修。当初凌霄观有一位老道姓黄,乃是正务参修之人,被清风杀了。他就占了灵霄观。这庙里甚是殷富。庙后有座塔,名叫烟云塔。每逢下雨过去,由塔底砖缝冒出烟来,起在半空不散,尤如浮云一般,乃是庙中的古迹。常有贵宦长者,富豪人家,去到庙里住着,所为瞧这个烟云塔的古迹。焉想到自华清风接过庙来,这座塔也永不冒烟了。华清风心中暗想怪道,时常瞧这座塔,就见鸟儿在半空一飞,就飞到塔里,只见进去,不见飞出来。围着塔四面地下,净是鸟毛。华清风心中纳闷,也不知塔里有什么东西。
这天华清风无事,又去瞧塔,正在发愣,忽听后面一声“无量佛”,说:“华道友,你做什么呢?”华清风回头一看,见一人身穿亚青色道袍,腰系丝绦,白袜云鞋,面似青泥,两道朱砂眉,一双金睛,满脸的红胡须。华清风一瞧不认识。赶紧说:“道友从哪里来的?”老道说:“华道友,你不认识我呀,你是我的房东。我在你庙里住了半年了。”华清风说:“是是,道友请前面坐。”
二人来到前面鹤轩落座。这老道说:“华道友,你真不认识我?”华清风说:“我实在不认得,未领教道友贵姓?”那道人说:“我姓常,我跟你有一段仙缘。”华清风说:“道友在哪座名山洞府参修?”常老道说:“我在盘古山。”华清风道:“常道友参修多少年了?”常老道说:“我告诉你说罢,文王出虎关,收雷震子,我亲眼得见。姜太公斩将封神之时,我去晚了没赶上。你不用问多少年了。”华清风心中有点明白,猜着大概必是妖精。两人一盘道,果然常老道道德深远,呼风唤雨,拘神遣鬼,样样皆通。华清风让他吃就吃,让他喝就喝,两个人很是亲近。日子长了,两个人真是知己。这大华清风说:“常道友,你我彼此至近,我瞧瞧你的法身行不行?”常老道说:“什么?”华清风说:“我要瞧瞧你的本像。”常老道说:“可以。你要瞧,须得星斗落尽,太阳未出之时,我可以叫你瞧。咱们修道的人,最避三光。要被日月星光三光一照,就怕要遭雷劫。你明天星斗一落,天似亮不亮,你开开后庙门往正北看。我在北山头等你。”华清风说:“就是罢。”
当时吩咐童子摆酒。童子点头答应,立刻擦抹桌案,杯盘连落,把酒摆上。
两个人吃酒谈心,开怀畅饮,直吃到日落黄昏。常老道说:“我要告辞。明天天亮见。”华情风送到外面,拱手作别。华清风自己回来,心中暗想:“可知道,这个常老道是个妖精,可不知是什么妖精。打算倒要瞧瞧,可以明白。”
常老道走后,华清风告诉童子:“到三更大就叫我,早点来,恐怕误了。”
童子答应。华清风躺在床上,合衣而卧。重子等到三更以后,就把华清风唤起。他来到外面瞧瞧,满天的星斗。华清风复反到屋中喝茶,等候到东方发白,出来一看,斗转星移,那才来到后面。开开庙后门,往正北一瞧。华清风不瞧则可,一瞧吓得叽伶伶打一寒战。有一宗忿事惊人。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菜根谭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