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陈锡九
陈锡九,邳人。父子言,邑名士。富室周某,仰其声望,订为婚姻。陈累举不第,家业萧条,游学于秦,数年无信。周阴有悔心。以少女适王孝廉为继室,王聘仪丰盛,仆马甚都。以此愈憎锡九贫,坚意绝婚;问女,女不从。怒,以恶服饰遣归锡九。日不举火,周全不顾恤。
一日使佣媪以榼饷女,入门向母曰:“主人使某视小姑姑饿死否。”女恐母惭,强笑以乱其词。因出榼中肴饵,列母前。媪止之曰:“无须尔!自小姑入人家,何曾交换出一杯温凉水?吾家物,料姥姥亦无颜啖噉得。”母大恚,声色俱变。媪不服,恶语相侵。纷纭间锡九自外入,讯知大怒,撮毛批颊,挞逐出门而去。次日周来逆女,女不肯归;明日又来,增其人数,众口呶呶,如将寻斗。母强劝女去。女潸然拜母,登车而去。过数日,又使人来逼索离婚书,母强锡九与之。惟望子言归,以图别处。
周家有人自西安来,知子言已死,陈母哀愤成疾而卒。锡九哀迫中,尚望妻归;久而渺然,悲愤益切。薄田数亩,鬻治葬具。葬毕,乞食赴秦,以求父骨。至西安遍访居人,或言数年前有书生死于逆旅,葬之东郊,今冢已没。锡九无策,惟朝丐市廛,暮宿野寺,冀有知者。
会晚经丛葬处,有数人遮道,逼索饭价。锡九曰:“我异乡人,乞食城郭,何处少人饭价?”共怒,捽之仆地,以埋儿败絮塞其口。力尽声嘶,渐就危殆。忽共惊曰:“何处官府至矣!”释手寂然。俄有车马至,便问:“卧者何人?”即有数人扶至车下。车中人曰:“是吾儿也。孽鬼何敢尔!可悉缚来,勿致漏脱。”锡九觉有人去其塞,少定细认,真其父也。大哭曰:“儿为父骨良苦。今固尚在人间耶!”父曰:“我非人,太行总管也。此来亦为吾儿。”锡九哭益哀。父慰谕之。锡九泣述岳家离婚,父曰:“无忧,今新妇亦在母所。母念儿甚,可暂一往。”遂与同车,驰如风雨。
移时至一官署,下车入重门,则母在焉。锡九痛欲绝,父止之。锡九啜泣听命。见妻在母侧,问母曰:“儿妇在此,得毋亦泉下耶?”母曰:“非也,是汝父接来,待汝归家,当便送去。”锡九曰:“儿侍父母,不愿归矣。”母曰:“辛苦跋涉而来,为父骨耳。汝不归;初志为何也?况汝孝行已达天帝,赐汝金万斤,夫妻享受正远,何言不归?”锡九垂泣。父数数促行,锡九哭失声。父怒曰:“汝不行耶!”锡九惧,收声,始询葬所。父挽之曰:“子行,我告之:去丛葬处百余步,有子母白榆是也。”挽之甚急、竟不遑别母。门外有健仆,捉马待之。既超乘,父嘱曰:“日所宿处,有少资斧,可速办装归,向岳索妇;不得妇,勿休也。”锡九诺而行。马绝驶,鸡鸣至西安。仆扶下,方将拜致父母,而人马已杳。寻至旧宿处,倚壁假寐,以待天明。坐处有拳石碍股,晓而视之,白金也。市棺赁舆,寻双榆下,得父骨而归。
合厝既毕,家徒四壁。幸里中怜其孝,共饭之。将往索妇,自度不能用武,与族兄十九往。及门,门者绝之。十九素无赖,出语秽亵。周使人劝锡九归,愿即送女去,锡九还。初,女之归也,周对之骂婿及母,女不语,但向壁零涕。陈母死,亦不使闻。得离书,掷向女曰:“陈家出汝矣!”女曰:“我不曾悍逆,何为出我?”欲归质其故,又禁闭之。后锡九如西安,遂造凶讣以绝女志。此信一播,遂有杜中翰来议姻,竟许之。亲迎有日,女始知,遂泣不食,以被韬面,气如游丝。周正无法,忽闻锡九至,发语不逊,意料女必死,遂异归锡九,意将待女死以泄其愤。锡九归,而送女者已至;犹恐锡九见其病而不内,甫入门委之而去。邻里代忧,共谋舁还;锡九不听,扶置榻上,而气已绝。始大恐。正遑迫间,周子率数人持械入,门窗尽毁。锡九逃匿,苦搜之。乡人尽为不平;十九纠十余人锐身急难,周子兄弟皆被夷伤,始鼠窜而去。周益怒,讼于官,捕锡九、十九等。锡九将行,以女尸嘱邻媪,忽闻榻上若息,近视之,秋波微动矣,少时已能转侧。大喜,诣官自陈。宰怒周讼诬。周惧,啖以重赂始得免。锡九归,夫妻相见,悲喜交并。
先是,女绝食奄卧,自矢必死。忽有人捉起曰:“我陈家人也,速从我去,夫妻可以相见,不然无及矣!”不觉身已出门,两人扶登肩舆。顷刻至官廨,见公姑俱在,问:“此何所?”母曰:“不必问,容当送汝归。”日见锡九至,甚喜。一见遽别,心颇疑怪。公不知何事,恒数日不归。昨夕忽归,曰:“我在武夷,迟归二日,难为保儿矣,可速送儿归去。”遂以舆马送女。忽见家门,遂如梦醒。女与锡九共述曩事,相与惊喜。从此夫妻相聚,但朝夕无以自给。锡九于村中设童蒙帐,兼自攻苦,每私语曰:“父言天赐黄金,今四堵空空,岂训读所能发迹耶?”
一日自塾中归,遇二人问之曰:“君陈某耶?”锡九曰:“然”。二人即出铁索絷之,锡九不解其故。少间村人毕集,共诘之,始知郡盗所牵。众怜其冤,醵钱赂役,途中得无苦。至郡见太夺,历述家世。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命脱缧绁,取盗严梏之,始供为周某贿嘱,锡九又诉翁婿反面之由,太守更怒,立刻拘提。即延锡九至署,与论世好,盖太守旧邳宰韩公之子,即子言受业门人也。赠灯火之费以百金;又以二骡代步,使不时趋郡,以课文艺。转于各上官游扬其孝,自总制而下皆有馈遗。锡九乘骡而归,夫妻慰甚。
一日妻母哭至,见女伏地不起。女骇问之,始知周已被械有狱矣。女哀哭自咎,但欲觅死。锡九不得已,诣郡为之缓颊。太守释令自赎,罚谷一百石,批赐孝子陈锡九。放归出仓粟,杂糠秕而辇运之,锡九谓女曰:“尔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矣。乌知我必受之,而琐琐杂糠覈耶?”因笑却之。锡九家虽小有,而垣墙陋蔽。一夜群盗入,仆觉大号,止窃两骡而去。后半年余,锡九夜读,闻挝门声,问之寂然。呼仆起视,则门一启,两骡跃入,乃向所亡也。直奔枥下,咻咻汗喘。烛之,各负革囊,解视则自镪满中。大异,不知其所自来。后闻是夜大盗劫周,盈装出,适防兵追急,委其捆载而去。骡认故主,径奔至家。
周自狱中归,刑创犹剧;又遭盗劫,大病而死。女夜梦父囚系而至,曰:“吾生平所为,悔已无及。今受冥谴,非若翁莫能解脱,为我代求婿,致一函焉。”醒而呜泣。诘之,具以告。锡九久欲一诣太行,即日遂发。既至,备牲物酹祝之,即露宿其处,冀有所见,终夜无异,遂归。周死,母子逾贫,仰给于次婿。王孝廉考补县尹,以墨败,举家徙沈阳,益无所归。锡九时顾恤之。
异史氏曰:“善莫大于孝,鬼神通之,理固宜然。使为尚德之达人也者,即终贫,犹将取之,乌论后此之必昌哉?或以膝下之娇女,付诸颁白之叟,而扬扬曰:‘某贵官,吾东床也。’呜呼!宛宛婴婴者如故,而金龟婿以谕葬归,其惨已甚矣;而况以少妇从军乎?”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幼学琼林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园冶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