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捉鬼射狐
李公著明,睢宁令襟卓先生公子也,为人豪爽无馁怯,为新城王季良内弟。季良家多楼阁,往往见怪异。公常暑月寄宿,爱阁上晚凉。或告之异,公笑不听,固命设榻,主人如言。嘱仆辈伴公宿,公辞曰:“生平不解怖。”主人乃使炷香于炉,请衽何趾,始息烛覆扉而去。公就枕移时,于月色中见几上茗碗,倾侧旋转,不坠亦不休。公咄之,铿然立止。又若有人拔香炷,炫摇空际,纵横作花缕。公起叱曰:“何物鬼魅敢尔!”裸裼下榻,欲就捉之。以足觅床下,仅得一履,不暇冥搜,赤足挝摇处,炷顿插炉,竟寂无兆。公俯身遍摸暗陬,忽一物腾击颊上,觉似履状,索之,亦殊不得。乃启覆下楼,呼从人爇火烛之,空无一物,乃复就寝。既明,使数人搜履,翻席倒榻,不知所在。主人为公易履。越日偶一仰首,见一履夹塞椽间,挑拨而下,则公履也。
公益都人,侨居于淄川孙氏第。第綦阔,皆置闲旷,公仅居其半。南院临高阁,止隔一堵,时见阁扉自启闭,公亦不置念。偶与家人话于庭,阁开门,忽有一小人面北而坐,身不满三尺,绿袍白袜。众指顾之,亦不动。公曰:“此狐也。”急取弓矢,对阁欲射。小人见之,哑哑作揶揄之声,遂不复见。公捉刀登阁,且骂且搜,竟无所睹,乃返。异遂绝。公居数年,平安无恙。公长公友三,为余姻家,其所目睹。异史氏曰:“予生也晚,未得奉公杖履。然闻之父老,大约慷慨刚毅丈夫也。观此二事,大概可睹。浩然中存,鬼狐何为之哉!”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