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虎
罗浮有哑虎,不啸不咥。相传葛真人上升,留二丹粒以与其隶黄野及哑虎食,为罗浮四庵守者。今冲虚观葛真人像旁有黄野及一蹲虎,是必哑虎也。然土人皆云山中虎率不啸不咥,从不伤人,八九十岁老人未尝闻有虎哮吼,亦可异也。
犀
犀角出暹罗者,内凹外凸,气微腥。出占城者,四周圆整。注沸酒且香。照之有血晕者,价两倍。饮食中以犀角搅之,有毒则白沫生。
山牛山马
琼州多山牛,牛也。而两睛红,常百十成群,见人吆喝弗避。或曰山牛有四眼,以其眼上有两旋毛,状似四眼,故云。琼州又多山马,似鹿而大,千百为群。角弯而内向,无岐。眼下复有二眼,日闭夜开以烛物。善入棘丛。黎人得之,以其皮易布,可为卧具御湿。其毛牛也,不识者以为山牛也。
果下牛果下马
果下牛出高凉郡,《尔雅》所谓犤牛也。郭璞云:犤牛绝卑小,可行果树下,故又呼果下牛。粤谣云:“果下马,果下相逢为郎下;果下牛,果下相逢为侬留。”果下马者,以其小而坚壮,亦名石马。粤人凡物之小者皆曰石。然果下马非有种,马中偶然产之,不可常得,故其价倍于常。
熊类不一
熊类不一,多出黎母山中。有人熊、猪熊、狗熊之名。熊多力,黎人搏而获之,一峒毕贺,以熊多则其地不祥。前明乐会有熊无数,自山中出,捕得百余首,自是频年大旱,盖旱征云。
(巛禺)(巛禺)
(巛禺)(巛禺)者,如人面,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亦笑,笑则上唇掩目。大者丈余,俗呼为山都。邝氏云,山都形如昆仑。青毛,有尾,见人辄闭目张口而笑。(巛禺)(巛禺)见人,则握手而笑。人以竹筒置臂,姑与之握。握则必笑,笑而上唇掩目,因曲臂以锥穿其唇于额,格而杀之。《吴都赋》云:“猩猩啼而就擒,(巛禺)(巛禺)笑而被格。”是也。
狒狒
狒狒状如弥猴,红发髬髵,人言而鸟音。能知生死,笑似(巛禺)(巛禺),上吻覆额。得之,生饮其血,可见鬼物。是皆人熊之属也。又云熊名子路。僮人于熊馆呼之“子路可出”,熊即出;“子路可斗”,熊即斗。有绿者土司徭犭童取其皮,为骏马障坭,尘不敢扬,威慑虎豹。一尺百金。其牝曰罢,披发人立,力能拔树,指爪利如锋攒,遇虎、豹、樵、牧,皆抗其喉,捏鲜血饮之。其脂亦曰罢白,味过于前掌后蹯也。
猩猩
猩猩人面猿身,一名熊人,谓其熊而人也。曰红人,则谓其毛发纯红也。性机警,通八方言,声如幼女子,啼亦清越。间学虫鸟语,音一一曲肖,盖兽中之百舌也。最嗜酒,人以酒满注瓮中,复置高屐其旁,猩猩见辄毁骂而去,去已复还。姑以指染酒尝之,遂至醉,着屐而笑,人因缚取。问之曰:汝饮我酒,须还我血。猩猩许以血一升,即得一升,不能多。血以染绯,久而不变,最可贵。
腾豺
腾豺者,生高要西七十五里腾犴岭。状类沭猴,头正方,发长丈许,覆其面。欲有所视,辄摇头以两手披之。名腾犴,上树甚捷,故以名。东粤无豺狼,惟此岭有之,疑亦人熊之类。
猿
大庾岭有白猿洞。洞多梅树,白猿尝攀挂其上,花与猿,皓然莫辩也。行者闻风生,始知为白猿吟啸。复有绯猿善啼,啼必三声。高州青山镇,其山多猿。有黄绯者绝大,毛彩殷鲜。有黄色玉面者,有身面俱黑者。罗浮则有金丝猿,毛如织绒,其啼声绝大。琼州多猿,射之辄腾跃树杪,于四周伐去竹木,然后张网得之。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穴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绝难得。封川之北三十里有猿岭,多猿,牡黄而牝黑。牝能啸,牡不能也。或云,纯黑者雄,金丝者雌。雄者能啸,雌不能。琼州又有石猿,小者拳许。饮以井水即长。又有黑猿,能磨墨,磨毕跳入笔筒中。
猴
琼州多猴,以小者为货,曰拳猴。大者曰弥猴,亦曰母猴。母非牝也,元音转为马,故又曰马猴。
狨
东粤山中有狨,大小类猿。色纯黄,名金线狨,一名猱,以其毛柔长可缉藉也。尾绝自爱,中药矢即自啮其尾。跷捷善缘木,弥猴绝怖畏之,其以弥猴为食也。甚怪。
猓然
猓然生从化山中。似猴,身黑面白。其尾长过于身,数以尾自度其身以自娱,其自爱尾,亦似狨。
番狗
蚝镜澳多产番狗,矮而小,尾若狮子,可值十余金。然无他技能。番人顾贵之,其视诸奴囝也反不如狗,寝食与俱,甘肥必先饲之。坐与立,番狗惟其所命。故其地有语曰:“宁为番狗,莫作鬼奴。”
獭
粤人多以水獭占水旱。水獭一名遍獭,类青狐而小,啄尖足骈,能知水信高下为穴,故云。善捕鱼,一岁二祭鱼。《淮南子》云,畜池鱼者,必去遍獭。广人谓蛋家男曰獭公,妇曰獭婆。以其能入水取鱼也。其以猿为雌者插翘,山獭也。语云:“猿鸣而獭应。”庄子云:“猿,猵狙以为雌。”言非类为牝牡也。邝氏云,山獭性淫而无偶,徭女采樵,歌啸为猿声以诱之,山獭闻之即跃抱徭女,因扼杀之,以其骨续骨、解箭毒。以阴茎入药,名插翘春。
蒿猪
蒿猪一名箭猪,即封豕也。封者,大也。故象亦曰封兽。封豕初本泡鱼,泡鱼大如斗,身有棘刺,故化为毫猪。毫在项脊间,尺许如箸,白本黑端,人逐之则激毫以射人。妇女以金银镶之为簪,能止头痒,除白屑。其毫如蒿然,亦曰蒿猪。
懒妇
懒妇即山猪。雄大而多力,口旁出两牙,长六七寸,甚猛利。肉味美多脂。以机轴维织之器置田间,则不敢近。齿长,辄入海化为巨鱼,状如蛟螭,而双乳垂腹,名曰奔鲜。谚曰:“朝为泡鱼,暮为蒿猪;朝为懒妇,暮为奔(鱼孚)。”刺妇女之不能服勤者也。以奔鲆油为烛,照饮酒则紫焰生花,照读书则昏昧作晕。箭猪以鱼始,山猪以鱼终,物之相变如是。
香狸
南越有狸无狐,雷州产香狸。所触草木生香,脐可代麝。《本草》称灵猫,自为牝牡者也。亦名果狸。其食惟美果,故肉香肥而甘。秋冬百果皆熟,肉尤肥。香狸外,有玉面狸。白面,红爪,牛尾。亦食果,饮则以水淘淡乃食。有猫狸,文如锦钱。有火狸,毛色如金钱豹。其钱差大,岁久化为豹。有藤狸,生长藤间,食藤实,而多倒挂。
香獐
香獐味甘,性温,食之不畏蛇毒。脐名獐香,非麝也。狸之似獐者也。徭女当春时多采生香獐子以为佩,动则香气远闻。山歌云:“生獐香吹徭女风。”
竹豚
竹豚即竹(鼠留)。穴地,食竹根。毛松,肉肥美,亦松。内一二脔,可盈盘。色紫,味如甜笋。血鲜,饮之益人。徭中以为上馔,故谓之竹豚。
獴(犭贵)
《尔雅》:“蒙颂,猱状。”郭璞《注》:即蒙贵也。状如蜼而小,紫黑色。健捕鼠,胜于猫。九真、日南出之。海语云,獴(犭贵)有白、有黑、有黄,有狸状,酷类猫而大。足高而尾结,捕鼠捷于猫也。诸国皆产,惟暹罗者良。船估挟至广,常猫见而避之。豪家每十金易一云。今粤人有自番船购者正类此,称之曰洋猫,大抵即獴(犭贵)也。《尔雅翼》:猫又名猫奴。《记事珠》云,猫有名白凤、紫英、锦带、云图者。
象牙
《岭表录异》:广之潮、循州多野象,牙小而红。《通志》云:牙以文为真,以红为贵。不文则假,不红则枯。按象牙多出滇南、粤西。裁为梳具,东省所制特佳。工聚业精,流播闺阁。凡在他省,往往贩取用之。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国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西游记
- 红楼梦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花月痕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