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才类·卷三
◎平湖张金镛
平湖张金镛,督学湖南,奖诱后辈特勤。才思稍异,即召至后堂,赐酒食笔墨,劝之勤学。放黜者有佳句,辄标举之。科试录遗才,得王闿运卷,惊曰:“此奇才也!他日必以文雄天下。”急延见称勉之,且曰:“湖岳英灵,郁久必发,其在子乎!”
一时才俊,争愤于学,至今儒生谈海门先生故事,辄欷感叹。海门,金镛字也。金镛好吟诗,日袖诗草韵书索句,客座舆中不辍。有贵官迎饮,礼貌肴馔有加,金镛终饮不言。贵官怪之,使客间问,金镛曰:“是日适改一诗未就,无他也。”其诗根柢既厚,又苦思研炼而出,佳者殆不减昌谷、武功。
今录其《赠剑行》曰:“君不贻我金错刀,我不报君青琼瑶。吴钩三尺脱囊赠,引杯欲醉风萧萧。雌霓潜光月昏黑,一星荧然ㄦ寒碧。天下今无万人敌,拂拭霜痕三叹息。金槽琵琶拉杂声,银河烛短孤花青。朱丝罒鹿罒敕飘兰缨,哀歌那顾四座惊。六州之铁铸神器,上有模糊百夫泪。读史空怀许国心,论交忍负平生谊。剑乎!剑乎!世间奇士多风尘,学书不就徒逡巡。袁公下视粲焉笑,何不佩汝持照身。山鬼彷徨不敢语,玉龙怒吼铜杯雨。莫将溪水淬芙蓉,夜凉恐向秋空舞。”
又《春晓曲》曰:“金猊微触帘钩动,钗玉低横鬓云耸。一奁水冷镜中鸾,黼帐香浓绿鬟重。十二层城仙梦回,碧天如水春雁来。栏干瑶露滴成雨,楼前桃花开未开?”
又《春夜曲》曰:“玉绳迟迟莲漏长,画帘风细吹衣香。碧环无声半臂冷,红丝绣罢双鸳鸳。蛾眉敛黛唇脂冻,香颈低徊翠钗凤。欲落不落银灯花,欲成不成绮帷梦。”
又《宣府》曰:“隘害雄三辅,京师枕背区。峰高连大翮,地险厄飞狐。落日平沙迥,秋风废垒孤。豹房歌舞处,一例没青芜。”其二曰:“昔在明中叶,年年此用兵。人姻今巨镇,烽火旧边城。雉堞残山接,雕弓晓月明。琵琶怜塞女,对客作秋声。”
又《固关》曰:“一步分燕晋,重关嶻嶪开。山随云北去,人与雁西来。客鬓霜前短,乡心马上催。承平严锁钥,好葺旧烽台。”
◎毕制使客
镇洋毕秋帆制使沅,怜才好士,为风雅主盟,提挈寒仃,不留余力。署中游客常满,俱见优待。一夕,公潜至馆中,视客所为,有客焚香而祝曰:“家贫母老,无以为生。远投毕公,求荐馆席,今来数月,犹未得栖枝,幸垂怜悯。”翌日,公延客入曰:“荐祢之书,仆非敢吝。念君家有老母,未可远离。”袖中出五十金曰:“稍备资斧,助君归装。”又出一书,属带致某银号,且曰:“勿作殷洪乔故事。”
客未餍所求,悒怏而返,银号中书弃置箧中,亦不省记。是日偶检得,念为公所托,亲致之。号主人询其来历,具言归自毕公署,兼述谋馆未得,意甚颓丧。主人阅书毕,举手贺曰:“制使馈君千金,存仆处作母,岁以子金资薪水,今而后可无事远游矣。”客始闻而惊,继而喜,喜极而感,泪涔涔下,不能止。归家设公长生禄位,朝夕膜拜,终其身不衰。
◎钱文端之知人
秀水钱文端公陈群,有知人鉴。诸城刘文正,初释褐时,以所业就正。公谓文正房师王楼山云:“吾贺子及门得伟器,他日令仆才也。”金坛于文襄,方为孝廉,来谒,公即大赏异之。刘文正及钱塘梁文庄,俱以笔法自诩,公曰:“二君毋高自位置,会看贤郎跨灶耳。”后文正子文清相国、文庄子山舟学士,果濡染家学,八法冠时,碑版大书,照曜四裔,不必如大令自誉,而书名突出二公上。
文端幼贫甚,隆冬早起读书,灶无宿薪,汲井水盥手,肤为之坼。未弱冠,依人京师,佣书糊口,冬无裘,入市以三百钱买皮袖,自缀于袍,钞纂益力。逾数年,旋里,课两弟读书于南楼,去梯级,缒绳送饮食,岁除始一下楼。如是者二年,学大进,遂以文字邀异遇,高官大年,席宠累代。高庙南巡,公扶杖迎銮,御制诗至有“江浙大老”之目,可谓荣已。回忆童牙孤露,饥寒逼人,虽寤寐中当无此冀望。士之匿影蓬荜,憔悴谋生者,观于公,无自戚戚也。
◎石学政典试江南
顺治十年,江南学政石公申,登试案迟迟不发。既而谓诸生曰:“余苦心力索,得三状元,是以迟滞。一昆山徐元文,一吴县缪彤,一长洲韩馚。”石公召韩谓之曰:“子文元气浑涵,如玉在璞中,其光必发。然光焰太藏,不在其身,将在其子孙乎?”后徐、缪两人俱中状元,韩以青衿终其身,其子菼果中癸丑状元。始知石公巨眼,文有定评如此。
◎尹文端督两江
尹文端公继善总督两江时,年才三十,人呼为小尹。海宁杨守知,素知名,晚以道员候补江南,尹奖慰之甚厚。杨抚鬓曰:“蒙公盛意,惜守知老矣。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尹曰:“否,否。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杨出语人曰:“不谓小尹吐属敏隽乃尔。”又有王主簿者,司守行宫,得句云:“愧我衙官无一事,宫门持帚扫闲花。”尹异之,遂加奖拔。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孝经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南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