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汉官名
汉官名有不书于《百官表》而因事乃见者。如行冤狱使者,因张敞杀絮舜而见;美俗使者,因何并代严诩而见;河堤使者,因王延世塞决河而见;直指使见,因暴胜之而见。岂非因事置官,事已即罢乎?
汉朝有的官名没有记录在《 百官表》 里,而通过有关事件的记载才可以看到。例如“行冤狱使者”,通过张敞杀絮舜的事可以看到;“美俗使者”,通过何并代理严诩为撅川太守的事可以看到;“河堤使者”,通过王延世堵塞黄河决口的事可以看到;“直指使者”,通过暴胜之的事可以看到。这难道不是由于具体事务设置官位,事情结束就撤除吗?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公羊传
- 谷梁传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奉天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小说家
- 水浒传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河东记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别集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