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文学部·文具
毛笔
舜始造羊毛笔,鹿毛为柱。蒙恬始造兔毫笔,狐狸毛为柱。
毛颖
《毛颖传》:毛颖,中山人,蒙恬载以归,始皇封诸管城,号“管城子”,累拜中书令,呼为“中书君”。
蒙恬造笔
蒙恬取中山兔毫造笔。右军《笔经》:诸郡毫,惟赵国中山山兔肥而毫长可用,须在仲秋月收之,先用人发杪数茎,杂青羊毛并兔毛,裁令齐平,以麻纸裹至根令治;次取上毫薄薄布柱上,令柱不见。恬始造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皮为被,所谓苍毫。
毛锥
《五代史》:弘肇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戟,若毛锥子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无毛锥子,军赋何从集乎?”肇默然。
椽笔
晋王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武帝崩,哀策谥议,皆珣所草。
鼠须笔
王羲之得用笔法于白云先生,先生遗之鼠须笔。张芝、钟繇亦皆用鼠须笔,笔锋强劲,有锋芒。
鸡毛笔
岭外少兔,以鸡雉毛作笔亦妙,即东坡所谓三钱鸡毛笔。东坡书《归去来辞》,颇似李北海,流便纵逸,而少乏遒劲,当是三钱鸡毛笔所书者。
呵笔
李白召对便殿,撰诏诰。时十月大寒,笔冻。帝敕宫嫔十人,侍白左右,令各执牙笔呵之。
笔冢
长沙僧怀素得草圣三昧,弃笔堆积,埋于山下,曰笔冢。
右军《笔经》
昔人用琉璃象牙为管,丽饰则有之,然笔须轻便,重则踬矣。近有人以绿沈漆竹管及镂管见遗,用之多年,颇可爱玩,讵必金宝雕饰,方为遗乎。
梦笔生花
李白少时,梦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五色笔
江淹梦人授以五色笔,由是文藻日丽。后宿野亭,梦一人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君处多年,可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嗣后为诗,绝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
笔匣
汉始饰杂宝为笔匣,犀象琉璃为管。王羲之始尚竹管。
笔床
梁简文帝始为笔床,笔四矢为一床。
大手笔
唐苏颋封许国公,张说封燕国公,皆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时号燕许大手笔。
研
黄帝得玉,始治为墨海,文曰:“帝鸿氏研”。孔子为石研,仲由为瓦研,汉漆研,晋铁研,魏银研。
溪研
唐玄宗时,叶氏始取龙尾溪石为研,深溪为上。南唐时始开端溪坑石作研,北岩为上,有辟雍样、郎官样。宋仁宗时,端溪石、龙尾溪石并竭。
研谱
端溪三种岩石,上中下三岩。西坑、后历、下岩无新,上中岩有新旧。旧坑则龙岩,汲绠、黄圃三石;新坑则后历、小湘、唐窦、黄坑、蚌坑、铁坑六处,俱山东。其最佳子石出水中者,次鸲鹆眼,赤白黄色点,绿绦、环金线纹,脉理黄。白绦、青绦、青纹,眼筋短纹,火黯微斑。赤裂、黄霞、铁线、白钻、压矢,色斑,龙尾佳者金星,次罗纹眉子,水舷,枣心,松纹,豆斑,角浪,剧丝,驴坑。又《研谱》称:最佳者红丝,出土中者,次黑角、褐金、紫金、鹊金、黑玉。
苏易简《研谱》
端溪研,水中者石色青,山半者石色紫,山顶者石尤润,色如猪肝者佳。若匠者识山之脉理,凿一窟,自然有圆石,琢而为研,其值千金,谓之紫石研。东坡铭曰:“孰形无情,石亦卵生。黄膘胞络,以孕黝赪。”
即墨侯
文嵩《石虚中传》:南越人,姓石,名虚中,字居然,拜即墨侯。薛稷为研,封石乡侯。
马肝
汉元鼎五年,郅支国贡马肝石,和丹砂为丸,食之,则弥年不饥;以拭白发,尽黑;用以作研,有光起。
凤咮
东坡诗:“苏子一研名凤咮,坐令龙尾羞牛后。”(龙尾,溪名,出石可为研。)
龙尾研
李后主留意翰墨,所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研,三者为天下冠,当时贵之。龙尾石多产于水中,故极温泽,性本坚密,扣之其声清越,宛若玉振,与他石不同,色多苍墨。亦有青碧者,石理微粗,以手擘之,索索有锋芒者,尤发墨。
鸲鹆眼
《东坡笔录》:黄墨相间,墨睛在内,晶莹可爱者活眼;四傍漫渍,不甚精明者为泪眼;形体略具,内外皆白,殊无光彩者为死眼。活胜泪,泪胜死。
澄泥研
米元章云:绛县人善制澄泥研,以细绢二重淘洗,澄之,取极细者为研,有色绿如春波者细滑,着墨不费笔。
铁研
《艺文志》:青州以熟铁为研,甚发墨。五代桑维翰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与丧同,故斥之。维翰铸一铁研,示人曰:“研敝则改业。”卒举进士及第。
铜雀研
魏铜雀台遗址,人多发其古瓦,琢研甚工,贮水数日不燥。世传云,其瓦俱陶澄泥,以絺绤滤过,加胡桃油埏埴之,故与他瓦异。
结邻
李卫公收研极多,其最妙者名结邻,言相与结为邻也。按结邻,乃月神名,其研圆而光,故取以为喻。
纸
古帛书汉幡纸。蔡伦为麻纸,又捣故鱼网为网纸,木皮为榖纸。王羲之为榖藤皮纸。王玙始以竹草造纸。晋桓玄始造青赤缥姚笺纸。石季龙造五色纸。薛涛始为短笺。
笺纸
蔡伦玉版、贡余,俱杂零布、破履、乱麻为之。经屑表光纸。晋密香纸。大秦国出唐硬黄纸,黄柏染。段成式云蓝纸。南唐后主澄心堂纸。齐高帝凝光纸。萧诚斑文纸(采野麻、土榖)。蜀王衍霞光纸。宋黄白经笺,碧云春树笺,龙凤笺,团花笺,金花笺,乌丝栏。颜方叔宋人杏红笺,露桃红笺,天水碧,俱砑花竹翎鳞及山水人物,元春膏笺,冰玉笺,两面光蜡色茧纸,越剡藤苔笺,即汉时侧理纸,南越海苔为之。蜀麻面、薛骨、金花、玉屑、鱼子十色笺,即薛涛深红、粉红、杏红、铜绿、明黄、深青、浅绿云笺。
密香纸
以密香树皮为之,微褐色,有纹如鱼子,极香而坚韧,水渍之不溃。
玉版
成都浣花溪造纸,光滑,以玉版为名。东坡诗:“溪石作马肝,剡藤开玉版。
剡藤
剡溪古藤极多,造纸极美。唐舒元舆作吊剡溪藤文,言今之错为文者,皆大污剡藤也。
蚕茧纸
王右军书《兰亭记》,用蚕茧纸。纸似茧而泽也。
赫蹄
赫蹄,薄小纸也。《西京杂记》称薄蹄。
蔡伦纸
汉和帝时,中常侍蔡伦典作上方,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奏上之。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侧理纸
张华着《博物志》成,晋武赐于阗青铁研,辽西麟角笔,南越侧理纸,一名水苔纸,南人以海苔为之,其理纵横邪侧,故以为名。
澄心堂纸
李后主造澄心堂纸,细薄尤润,为一时之甲。相传淳化帖皆此纸所拓。宋诸名公写字,及李龙眠画,多用此纸。
薛涛笺
元和初,元稹使蜀,营妓薛涛以十色彩笺遗稹,稹于松花纸上写诗赠涛。蜀中有松花纸、金沙纸、杂色流沙纸、彩霞金粉龙凤纸,近年皆废,惟绫纹纸尚存。(薛涛笺狭小、便用,只可写四韵小诗。)
左伯纸
左伯与蔡伦同时,亦能为纸,比蔡更精。上召韦诞草诏,对曰:若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此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以成径丈之势。
《墨谱》
上古无墨,竹板点漆而书。中古以石磨汁,或云是延安石液。至魏齐,始有墨丸,乃漆烟松煤夹和为之。所以晋人多用凹心研,欲磨墨储沉耳。
麦光
杜诗:“麦光铺几净无瑕。”东坡诗:“香云蔼麦光。”(麦光,纸名。香云,墨也。)
李廷珪墨
唐李超易水人,与子廷珪亡至歙州。其地多松,因留居,以墨名家,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其制:每松烟一斤、真珠三两、玉屑一两、龙脑一两,和以生漆,捣十万杵,故坚如玉,能置水中,三年不坏。
小道士墨
唐玄宗御案上墨曰“龙香剂。”一日,见墨上有小道士,似蝇而行。上叱之,即呼万岁,曰:“小臣墨精,黑松使者是也。世人有文章者,皆有龙宾十二随之。”上异之。乃以墨分赐掌文官。
陈玄
《毛颖传》: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弘、会稽楮先生友善,其出处必偕。
松滋侯
《长杨赋》借子墨客卿以为讽。又燕人易玄光,字处晦,封为松滋侯。
麋隃
麋隃,墨也。唐高丽贡松烟墨,和麋鹿胶造墨,名麋隃。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左传
- 仪礼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墨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