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选举部·官制(2)
品级
△正从一品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左右都督。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督同知。
△正从二品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尚书,都御史,都督佥事,正留守,都指挥使,袭封衍圣公。
从二品:布政使,都指挥同知。
△正从三品
正三品:太子宾客,侍郎,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詹事,府尹,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挥佥事,指挥使。从三品:光禄寺卿,太仆寺卿、行太仆寺卿,苑马寺卿,参政,都转运盐使,留守司指挥同知,宣慰使。
△正从四品
正四品:佥都御史,通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仆少卿,少詹事,鸿胪寺卿,京府丞,按察司副使,行太仆寺少卿,苑马寺少卿,知府,卫指挥佥事,宣慰司同知。
从四品:国子监祭酒,布政司参议,盐运司同知,宣慰司副使,宣抚司宣抚。
△正从五品
正五品:华盖、谨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东阁、春坊大学士,翰林院学士,庶子,通政司参议,大理寺丞,尚宝司卿,光禄寺少卿,六部郎中,钦天监正,太医院使,京府治中,宗人府经历,上林苑监正,按察司佥事,府同知,王府长史,仪卫,正千户,宣抚司同知。
从五品:侍读侍讲学士,谕德,洗马,尚宝、鸿胪少卿,部员外郎,五府经历,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卫镇抚,副千户,仪卫,副招讨,宣抚司副使,安抚使安抚。
△正六品
大理寺正,詹事,丞,中允,侍读,侍讲,司业,太常寺丞,尚宝司丞,太仆寺,行太仆寺丞,主事,太医院判,都察院经历,京县知县,府通判,上林苑监副,钦天监副,五官正,兵马指挥,留守司、都司经历,断事,百户,典仗,审理正,神乐观提点,长官司副招讨,宣抚佥事,安抚同知,善世正。
从六品:赞善,司直郎,修撰,光禄寺丞、署正,鸿胪寺丞,大理寺副,京府推官,布政司经历、理问,盐运司判官,州同知,盐课司提举,市舶司、河梁副提举,安抚司副使。
△正七品
都给事中,监察御史,编修,大理寺评事,行人司正,五府、都察院都事,通政司经历,太常寺博士、典簿,兵马副指挥,营膳司所正,京县丞,府推官,知县,按察司经历,留守司、都司都事、副断事,审理,安抚司佥事,蛮夷长官。
从七品:翰林院检讨,左右给事中,中书舍人,行人司副,光禄寺典簿、署丞,詹事府、太仆寺主簿,京府经历,灵台郎,祠祭署奉祀,州判官,盐课司副提举,布政司都事,副理问,盐运司、卫、宣慰、招讨司经历,蛮夷副长官。
△正八品
国子监丞,五经博士,行人,部照磨,通政司知事,京主簿,保章正,御医,协律郎,典牧所提领,营缮所副,大通关宝钞、龙江司提举,卫知事,府经历,县丞,煎盐司提举,按察司知事,宣慰都事,王府典宝、典簿、奉祀、良医、典膳正、纪善,讲经,至灵元符崇真宫灵官。
从八品:清纪郎翰林院典籍,国子监助教、典簿、博士,光禄录事、监事,鸿胪寺主簿,京府、运司知事,挈壶正,祠祭署祀丞,布政司照磨,王府典膳、奉祀、典宝、良医副,宣慰司经历,神乐观知观,崇真宫副灵官,左右觉义,玄义。
△正九品
校书,侍书,国子监学正,部检校,鸿胪寺署丞,五官监候、司历,营缮所丞,典牧所、会同馆、文思院丞、承运、宝钞广运、广积、赃罚、十字库,颜料、皮作、鞍辔、宝源局、织染所、京府织染局大使,龙江宝钞副提举,府知事,县主簿,长史司主簿、典仪正、典乐,牧监正,茶马大使,赞礼郎,奉銮、宣抚、安抚知事。
从九品:侍诏,司谏,通事舍人,正字,詹事府录事,司务,学录,典籍,鸣赞,序班,司晨,漏刻博士,司牧大使,牧监副,圉长,太医院、提举司、盐课司、州所吏目,军储、御马、都督府、门仓、军器局大使,承运、宝钞广运、广积、赃罚、十字库副使,典牧所、会同馆、文思院副使,广盈、太仓银库、太仆寺、京府库、都税、宣课、柴炭司大使,颜料、皮作、鞍辔、宝源局、织染局、京府织染局副使,草场大使,孔、颜、孟子孙教授,按察司检校,府、宣抚司照磨,典仪,副教授,伴读,都司、运司、府、京卫,宣抚、宣慰司学教授,司库司、府仓、杂造、织染司、税库司大使,司狱,巡检,茶马副使,正术,正科,都纲,都纪,太常寺同乐,教坊司韶舞,司乐。
△未入流
孔目,国子监掌馔,学正,教谕,训导,兵马、断事、长官司吏目,司牲、司牧副使,府检校,县典史,军器局、柴炭司副使,递运所大使,驿丞,河泊所闸坝官,关大使,牧监,录事,郡长,提控,案牍,都督府、御马、军储、门仓副使,广盈库、都课、都税、税课司副使,茶盐课司使,府州县卫所仓场大使、副使,盐运司、府卫提举,司所州县库大使、副使,司府州军器、织染、杂造局副使,宣德仓、司竹、铁冶、河州、辽阳、青州府、乐安税课司大使,茶运批验所、巾帽针工局、庆远裕民司大使、副使,司库副使,盐仓、税课、钞纸、印钞、铸印、抽分竹木、惠民金银场、惠民局、水银朱砂场局、生药库、长史司仓、库大使、副使,县杂造局副使,典术,典科,训术,训科,副都纲,都纪,僧正,道正,僧会,道会。
仕途
隋炀帝始置进士科取士。唐始缙绅必由科目,始重资格。汉二千石满三载,任同产子一人为郎。秦始试吏入仕,汉丙吉、龚胜是也。始纳粟拜爵,始皇因旱蝗,汉武帝之。至灵帝时,富者先入钱,贫者赴官倍输。
尧始考功。魏崔亮始限年。汉制久任如古。晋宋始制守宰六期为满。
汉左雄始孝廉核年满四十察举。宋叙官阀,有官年、实年。
后周始制举主连坐。
汉顺帝制,选用不得互官,谓姻家乡里人不交互为官。今隔选。唐太宗制,大功不得连职。今回避。唐高宗始给告身,即给札。唐武后始设门籍。籍,朝参奏事,待诏官出入,每月一易之。伊尹始致仕。
汉制,二千石吏予告、赐告。唐制,致仕五品以上表,六品以下转奏。
唐太宗许子弟十九以下父兄随任。宋太祖诏群臣父母迎养。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礼记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隋书
- 魏书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传习录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乾坤大略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黄庭经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