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人物部·帝王(2)
年号
西汉武帝建元
  元光
  元朔
  元狩
  元鼎
  大初
  征和
  后元
昭帝始元
  元凤
  元平宣帝本始
  地节
  元康
  神爵
  五凤
  甘露
黄龙元帝初元
  永先
  建昭
竟宁成帝建始
  河平
  阳朔
  鸿嘉
  永始
  元延
绥和哀帝建平
元寿
平帝元始孺子婴居摄
初始
东汉光武建武
中元明帝永平章帝建初
元和
章和和帝永元
元兴殇帝延平安帝永初
  元初
  永宁
  建光
延光顺帝永建
  阳嘉
  永和
  汉安
建康冲帝永嘉
质帝本初桓帝建和
  和平
  元嘉
  永兴
  永寿
  延熹
永康灵帝建宁
  熹平
  光和
中平献帝初平
兴平
建安后汉昭烈帝章武后帝建兴
  延熙
  景曜
  炎兴
西晋武帝
  泰始
  咸宁
泰康惠帝永熙
  元康
  永康
  永宁
  太安
  永兴
  光熙
怀帝永嘉愍帝建兴
东晋元帝建武
大兴
永昌明帝太宁成帝咸和
咸康康帝建元穆帝永和
升平哀帝隆和
兴宁帝奕太和简文帝咸安孝武帝宁康
太元安帝隆安
元兴
义熙恭帝元熙
南北朝
宋武帝永初少帝景平文帝元嘉孝武帝孝建
大明废帝景和明帝泰始
泰豫苍梧王元徽顺帝明
齐高帝建元武帝永明明帝建武东昏侯中兴
梁武帝天监
  普通
  大通
  中大通
  大同
  中大同
太清简文帝大宝元帝承圣敬帝绍泰
太平
陈武帝永定
文帝天嘉
天康临海王光大宣帝太建后主至德
祯明
隋代
隋文帝开皇
仁寿炀帝大业恭帝义宁
唐代
唐高祖武德太宗贞观高宗永征
显庆
龙朔
麟德
乾封
总章
咸亨
上元
仪凤
调露
永隆
开曜
永淳
弘道中宗嗣圣
神龙
景隆
睿宗
景云
太极玄宗开元
天宝肃宗至德
干元
上元
宝应代宗广德
永泰
大历德宗建中
兴元顺宗永贞宪宗元和穆宗长庆敬宗宝历文宗太和
开成武宗会昌宣宗太中懿宗咸通僖宗干符
广明
中和
光启
文德昭宗龙纪
大顺
景福
干宁
光化
天复
天佑昭宣帝天佑
后五代
梁太祖开平
干化均王
贞明
龙德
唐庄宗同光明宗天戌
长兴闵帝应顺潞王清泰
晋高祖天福齐王开运汉高祖干隐帝干
周太祖广顺世宗显德恭帝显德
宋太祖
干德
开宝太宗太平兴国
雍熙
端拱
淳化
至道真宗咸平
景德
大中祥符
天禧
干兴仁宗天圣
明道
景佑宝元
康定
庆历英宗治平神宗熙宁哲宗元
绍圣
元符徽宗
建中靖国
崇宁
大观
政和
重和
宣和钦宗靖康
南宋高宗建炎
绍兴孝宗隆兴
干道
淳熙光宗绍熙
宁宗庆元
嘉泰
开熙
嘉定理宗宝庆
绍定
端平
嘉熙
淳佑
开庆
景定度宗咸淳恭宗德端宗景炎帝祥兴
元世祖
至元
成宗元贞
大德武宗至大仁宗皇庆
延佑英宗至治泰定帝泰定
致和明宗天历
文宗天历
至顺顺帝元统
至元
至正
陵寝
盘古青县
女娲阌乡
伏羲陈州
神农曲阜
黄帝中都
少昊曲阜
颛顼高阳
帝喾滑县
高阳氏东昌
华胥氏蓝田
帝尧东平
帝舜永州
大禹会稽
夏太康太康
成汤偃师
太甲济南殷中宗内黄
商高宗西华
周文武成康咸阳
威烈王河南
昭王少室秦始皇骊山
汉高祖长陵咸阳
文帝西安
武帝兴平
景帝咸阳
宣帝长安
光武原陵孟津
明帝洛阳
照烈成都
隋文武功
晋元帝江宁
晋十一帝陵上元
吴大帝钟山
吴景帝太平
齐高武明丹阳
梁武简文丹阳
陈文帝武功
陈高祖高要
隋炀帝扬州
唐高祖三原
太宗九山
宪宗满城
宣宗景阳
中宗偃师
西魏武帝富平
石勒顺德
宋太祖昌陵
太宗熙陵
真宗定陵
仁宗照陵,俱巩县
南宋高、孝、光、宁、理、度会稽
宋三陵钦陵、庆陵、安陵,保定
宋端宗山
徽宗五国城
辽太祖宁远卫明洪武皇帝孝陵,江宁
永乐长陵
洪熙献陵
宣德景陵
正统裕陵
成化茂陵
弘治泰陵
正德康陵
嘉靖永陵
隆庆昭陵
万历庆陵
泰昌定陵
天启德陵
崇祯思陵,俱顺天天寿山
建文君自滇还,迎入南内,号老佛,卒莽西山。碑曰“天下大师之墓”。
  如丝如纶
《礼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注:纶,绶也。言王言始出之,小如丝;群臣举之,若绶之大。故皇帝之言谓之纶音。皇后之命又曰懿旨,懿,美也。
元首
《书经》:“元首明哉,股肱良哉。”言君乃臣之元首,臣乃君之股肱,君明则臣自良。
麟趾龙种
《诗经》:“麟之趾,振振公子。”唐诗:“元师归龙种。”俱誉宗藩也。
玉牒
帝胄之谱名玉牒。韩文:“明德镂白玉之牒。”又宗人府曰玉牒所。
邦贞国贰
《礼记》:“一人元良,万邦之贞。”太子之谓也。高允曰:“太子,国之储贰。”
日重光
崔豹《古今注》:汉明帝为太子时,乐人歌《诗》四章以赞美之,其一日重光,其二月重轮,其三星重辉,其四海重润。
逍遥晚岁
《唐书》:高祖谓裴寂曰:“公为宗臣,我为太上皇,逍遥晚岁,不亦善乎?”
女中尧舜
高琼赞宋宣仁太后曰:“笃生圣后,女中尧舜。”
县公主
汉制:皇女皆封县公主,诸王女皆封乡亭公主,承王女、宗女者封仪宾、封郡马。
官家
李侍读仲容侍真宗饮,命饮巨觥。仲容曰:“告官家免巨觥。”上问:“卿之称朕何谓官家?”对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兼三五之德,故称官家。”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论语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墨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