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明智部·寇准
【原文】
原文
楚王元佐,太宗长子也,因申救廷美不获,遂感心疾,习为残忍;左右微过,辄弯弓射之。帝屡诲不悛。重阳,帝宴诸王,元佐以病新起,不得预,中夜发愤,遂闭媵妾,纵火焚宫。帝怒,欲废之。会寇准通判郓州,得召见,太宗谓曰:“卿试与朕决一事,东宫所为不法,他日必为桀、纣之行,欲废之,则宫中亦有甲兵,恐因而招乱。”准曰:“请某月日,令东宫于某处摄行礼,其左右侍从皆令从之,陛下搜其宫中,果有不法之事,俟还而示之;废太子,一黄门力耳。”太宗从其策,及东宫出,得淫刑之器,有剜目、挑筋、摘舌等物,还而示之,东宫服罪,遂废之。
楚王赵元佐是宋太宗的长子,因为援救赵廷美(太宗的弟弟)失败,于是的精神病,性情变得很残忍,身边人稍微有过失,就用箭射杀。太宗屡次教训他都不改过。重阳节的时候,太宗宴请诸王,赵元佐借口生病初愈不参加,半夜发怒,把侍妾关闭于宫中,并纵火焚宫。太宗很生气,打算废除他太子的身份。寇准那时正在郓州任通判,太宗特别召见他,对他说:“找你来和朕一起商议一件大事。太子所作所为都属不法,将来若登上帝位一定会做出桀、纣般的行为。朕想废掉他,但东宫有自己的军队,恐怕因此引起乱事。”寇准说:“请皇上于某月某日,命令太子到某地代理皇上祭祀,太子的左右侍从也都命令跟着去,陛下再趁此机会派人去搜查东宫,若果真有不法的证物,等太子回来再当他面公布出来,如此罪证确凿,要废太子,只须派个黄门侍郎(即门下侍郎)宣布就行了。”太宗采用他的计策,等太子离去后,果然搜得一些残酷的刑具,包括有挖眼、挑筋、割舌等刑具。太子回来后,当场展示出来,太子服罪,于是被废。
〔评〕搜其宫中,如无不法之事,东宫之位如故矣。不然,亦使心服无冤耳。江充、李林甫,岂可共商此事?
评译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都城纪胜
- 通典
- 史评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名贤集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庄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