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零四 惠
历史来源
「惠」源出:
出自姬姓。以谥号为氏。周朝有君王名阆,于公元前676-前652年在位,死后谥号为"惠",史称周惠王。其支庶孙以其谥"惠"为氏。
家族名人
惠施
战国时宋国人,与庄周为友,是名家代表之一。主张"合同异"说,认为一切差别、对立是相对的。庄子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着有《惠子》一篇。
惠士奇(公元1671-1741年)
字仲儒,清代江苏吴县人。家有红豆斋,人称红豆先生,官至侍读学士,继承其父惠周惕之学,专攻经史,着有《易说》、《礼说》、《春秋说》等书。次子惠栋承继家学,对诸经多所探究,著作颇丰,有《易汉学》、《古文尚书考》、《九经古义》、《松崖文抄》等。
惠直
字子温,宋代当涂人,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进士,历任德化主簿、歙州推官、太常博士。最初名叫直方,后去"方"留"直",改姓名为惠直,意在保留正直之名。
惠希孟
字秋崖,元代江阴人,天资聪慧,博涉群书,着有《易象钩玄》、《杂礼纂要》、《家范》等书。其兄惠希颜,弟惠希点无子嗣,希孟奉兄抚弟,相爱无间。
地望分布
山东省东南部诸城、胶南一带
陕西省长安县西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了凡四训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