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金声玉振赋
(玄虚道人着。育吾居士解)
受命之不同也,有如受形。测理之难精也,过於测海。
阴惨阳舒,知盈虚之有数;天高地迥,极覆载之无疆。
或升之云汉兮,而非有所私。或坠之渊泉兮,而非有所恶。其气数定於太初,其培覆譬诸草木。
妙诀不在於多言,至人奚事於强聒。
且如类属从化,格判旺衰,照伏拱遥,局分明暗。
见类属要旺,从化要衰。照伏二者,皆取局於明。
遥拱二者,乃取局於不见之形,故谓之暗。
论用神,论日主,各有所宜。取地脉,取天元,是或一道。
此泛举谈造化者之非一交也。
或曰:此六句,是申明以上八格之意。於义亦通。
游心於去留舒配,决意於喜忌爱憎。
此约言造化者之无多术也。中间妙理,则不能一言尽。
如论用神,用日干,取地脉,取天元,喜忌爱憎,万有不同。若不去留舒配,何以成造化而分贵贱,谈性命而决生死?
所以当游心详玩,决意专察也。
亦有源浊而流清,岂无根甜而裔苦。
如水,生於土令,其源本浊。运行西北,土化金,金化水,其流不亦清乎?若此者,先主凶,後主吉。
《洪范》曰:稼穑作甘,炎上作苦,木生土令,行南方,根甘裔苦。之谓也。虽伤官能生财,然木不南奔,何以任之?或调此二句总喻五行命运,不专指水、火。亦通。
珞琭子有初凶後吉,始吉终凶,则是譬喻。此则直言其理耳。
鸳鸯比翼见江湖,必遂平生。
如丙戌、辛丑、丁巳、壬寅,
丙辛合,丁壬合,寅戌合,丑巳合,若鸳鸯之比翼联飞也。壬水在柱,又丙辛化水,是江湖之象,可以遂其栖迟之情矣。或曰:鸳鸯比翼,只取其两两相合,即德合双鸯格也。
蝴蝶双飞逢园囿,方为得所。
如辛未、戊戌、辛未、戊戌,未为木库,
戊戌纳音又为平地木,乃园围之所,故合格而贵。
若无一点水气,岂非虚名应利之人乎?
采精金於青沙黄碛,别利器於错节盘根。
甲午日见己巳时,乙未日见戊寅时。盖甲午乙未是沙中金,而戊寅则青沙,己巳乃黄碛也。
甲乙生卯月木旺之时,柱带壬申癸酉剑锋之金,正合此格。余金则非。
我生者,岂若生我之为安。克我者,曾如我克者之为显。
此言伤官不及印绶,用煞不如用财也。盖伤官、七煞,虽或大贵,然多有得其祸者,弗若纯用财印,为享自然之福也。或谓用财似止於富,不曰财旺生官耶。
故用财者制人,用官煞者制於人。
如逢既济未济,休疑冲并。休疑无依。
如壬子、丙午、壬子、丙午,既济之格也。
如丁卯、丙午、丙戌、甲午,未济之格也。二者俱大贵。
如以俗眼观之,则前一命嫌於冲并,後一命嫌於无依矣。
或以未济,以火在上水在下,柱中太旺为解,即聚精会神之格也。
内有三正三偏,不必生扶,不必透露。
六壬生四月,巳中戊为偏官,丙为偏财、长生金为偏印,
故谓之三偏。癸生巳月则为正官正财、正印,乃三正也。
水虽绝巳,金长生则水不终绝,是以不必生扶也。
翕聚则气专,发散,是以不必透露也。
或以生扶指财官印言,若日干衰弱,则不可不生扶耳。
奔道途而丧生,盖因秀气繁乱。
坐囹圄以亡命,只为比肩争斗。
如一甲三寅。一丙三戌,一辛三丙,禄库官星太多,无秀气。如三壬一亥,三庚一丑,三己一甲,秀气不胜其分夺也。
余仿此。
刃重官轻,业屠沽於市井。马疲印破,弄刀笔於公堂。
官星带刃,本吉。官煞失时,而刃用事,兹其所以贱也。
凡遇此格,断为屠沽无疑。
如寅午戌马居申,有刑冲破害则马疲。
甲木以壬癸为印,无庚辛生之,有戊己破坏,乃吏胥之徒也。或云:马指财言;疲,病也;财临病地,谓之马疲。
考珞琭子马疲注,王廷光以前说为是。
三奇再犯戌辰,作斲削裁缝之匠。
地三奇:甲戊庚。天三奇;乙丙丁。人三奇:辛壬癸。
干得三奇,地支有辰戌相冲,乃贵反为贱之造。
遇此者,可断为木匠,及裁衣匠矣。
遇寅辰则不然、或戌有合,辰有合,各分二局。
则水火既济,亦不然也。
四柱尽归禄位,享眉寿景福之人。
如丙寅、甲午、乙巳、己卯,丙禄居巳,甲禄居寅,乙禄居卯,己禄居午,天干各有所归,此人一生富而且寿。
即《消息赋》“享福五行归禄,眉寿八字均停”之意。
木衰火旺复行西,天年夭折。
如甲午日,生四五月,木不南奔,又见金砍伐,夭折。
行东北运。则否。
水冷金寒兼拱北,身世浮沉。
金水伤官,只宜东南运行,吉。
甲春乙秋,偏宜官煞重叠。
甲生春,木旺赖金斲削,方成器。
乙生秋,或化或煞,皆吉。是以宜多煞。
假若甲生秋而重受克,必主大凶。乙生春而煞多,亦不宜。
丙火卯月,难资印绶生扶。
湿木不生无焰火,理固然也。乙卯癸卯尤甚,丁卯庶几。
水繁而不制,病生於膀胱。金繁而不化,疾在於喉舌。
水属精,水失堤防而无土制,则其人淫,水多太泛也。
金属声,金太坚刚而无火化,则其人哑,金实无声也。
财官双美,透露极荣(一云,遇印极荣);
火木通明,见土则贵。
财官双美,是辰戌丑未月生,或壬午癸巳等日。
固宜财官,透天为妙。木火通明,须春生最吉。
土所以宿火培木,故须见之方贵。
壬趋艮,甲趋乾,须以财印助福。
子遥巳,丑遥巳,亦以财印相成。
以上四格,皆赖财印辅佐,而始大贵。不宜见官煞。
三奇伏岁支之下,少入翰林。三奇在时位之间,晚归台阁。
如六甲日主,见己丑年者是,己丑中辛金、癸水、己土为财官印之三奇也。
如六丁日,见辛亥时,亥中壬水为官,甲木为印,又辛金乃财也,遇之岂不居极品乎?
夫三奇一也。而贵有老少之分,以年先而时後,年近而时迟耳。
官星得令,制伏诸凶。贵人扶身;解脱百厄。
此言命中有官星贵神,不忌凶神恶煞,在邪不胜正也。
须得令扶身,方准《赋》文。
若官失令受伤,贵人散漫生嗔,则否。
煞刃两现干头,定受言责之寄。
一遇刑冲岁运,恐蹈不测之危。
煞刃,为权星,刑冲最忌。
丙临子申,戊当头而贵拟王谢。
辛骑羊兔,乙透出而富比陶朱。
贵,以食神生旺言。富,以财星禄库言。
八月官星见子辰,合来暗煞。
假如。甲生酉月为正官,岁时下有子辰则会出申金,斯为官煞混杂矣。
三春丙火逢猴鼠,化作正官。
丙火辰土,本是食神,有子申会成水局,非官而何?
此二句,乃不见之形。
金水固聪明,有土反成顽懦。
土能浊水,埋金故也。
枭食虽贫夭,得财忽变亨通。
食神乃财源,又为寿星,枭印破之,贫夭无疑。
一行财地,逐去枭神,凶中反吉。此命,多依他人取富。
六乙鼠贵,爱见食神。六阴朝阳,何妨肩劫。
金神带煞入乌台,偏官带刃居宪府。
金神羊刃皆恶星,喜官煞制伏,人命得之,为除奸去弊之象,故断居此之职。
戊土叠临寅宫,善财而不喜印。
戊寅虽坐煞,实长生地也,见火勿泥煞印,是火蒸焦土。
喜财者,财生偏官,官为有气耳。
壬水坐下阳土,透煞切勿透官。
水固赖土止,亦恶混杂也。
偏财见官兼食神,荣华有准。身主用神或入墓,进取无缘。
木火相照,胸中万斛珠玑。金水相涵,笔下千篇锦绣。
此格见前,重举之,以明其才华之卓越。
三刑失合,破相伤躯。六害多逢,辜恩负义。
凡三刑,若有合则不成刑。
如人争斗,而有和解之者,不然难免此患。
带六害多者,为人必以恩为怨。忘恩负义之流。
空亡却损於妻子,隔角难为乎兄弟。
空亡,如甲子旬中无戌亥。
隔角,如丑寅,乃隔角方位也,日时见者重。
壬骑龙背带刃者,类乌获孟贲。
庚坐戌支火多者,是邢侯雍子。
辰中有龙,阳刚之物也。更逢羊刃,膂力过人矣。
经云:辰多好斗。
戌为火库,庚日坐之,再经火则煆炼太过,其为无情甚矣。况其中藏娄金狗,此宿乃狡猾之物。经云:戌多好讼。
刑侯雍子,在春秋时,争部田者也。
满路异香,富而好礼。
年、月、日、时之天干,见地支四位责人者是也。
如壬申、辛亥、己巳、丙寅,壬以巳为贵,辛以寅为贵,己以申为贵,丙以亥为贵也。
一句和气,乐以忘优。
年、月、日、时,共出一旬,如甲子、壬申、己已、癸酉,俱出甲子旬中也。
归禄爱财星,见官则损寿。
财为养命之源,归禄之格,身旺爱财。
直忌官星,窃财气故也。
正官得时令,有印不如财。
官印固妙两全,苟无财星,官失其生意,印亦何用焉?
从革复出乎三奇,血食迄千年而未艾。
日干庚辛,地支巳酉丑,或申酉戌全者,乃从革之象。庚日干头再有甲戊,辛日干头再有壬癸,其人死当庙食於百世矣。何以言之?夫金之为用也刚,而其为质也固。刚者,义气之发,固者可久之道。人之秉义者,生为忠臣,死必为明神矣。此理可与达士论之。
曲直兼资乎印绶,仁声播九有以无穷。
曲直者,木象也。甲乙日主,倘见地支寅卯辰,或亥卯未全者是,更逢印绶之相生,其人必有仁心仁闻矣。以理推之,仁者,天地生物之心,於时为春,於五行为木。是木者,有生意之物。而仁人,实好生之德。更逢印绶,则生生而不息矣。得之者泽被群生,恩沾黎庶。故曰仁声播九有而无穷。
地天泰故,斯人挺生;云雷屯则经纶显设。
此指上两格之人,其生也既有所自而不虚生;其出也必有所为而不苟出也。或云:地天泰,乃戊申见辛亥。云雷屯,乃壬子见乙卯。即妙选地天交泰,雷雨迎春二格。
是知术数无穷,实则不遗至理,言辞难悉。吾特举其一隅,显微阐幽,尊彼往哲,引伸触类,存乎後人也。
- 推荐作品: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杂家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