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明通赋五
若比肩多,他强我弱,虽减耗,亦得其财。
不得均平,止三四分之一。
财逢羊刃以多伤,印见妻财而不破。
此亦同上文之义。
凡命:最忌羊刃,财格被破,印格被夺,官格冲怒。
只喜七然制之。阴刃力微无妨。
印见妻财,是贪财坏印之说也。
岁运又见,主破财伤妻,或因妻致讼。
若原无财星,或财星力微,岁运见之,稍轻。
惟官煞进生解劝,反得举荐成名。
食神遇果,无财则夭。身弱有财,重逢正印,亦凶。
制煞逢印,有冲则诛。命强无官,单逢七煞尤胜。
《喜忌》云:柱中七煞全逢,身弱极贫无地。是此义也。
三刑对冲横祸生,羊刃对合非殃至。
沐浴从生无家客,休囚见煞不埋人。
沐浴、休囚,皆身衰也。从生则泛,见煞则伤。
月下劫财主无财,喜煞无印而有获。
煞能制刃,印能化煞。化则不能制刃,故喜煞而去印。
暗中破印亲坏印,喜官无食以加封。
财能破印,官能生印。
有食则坏官生财,印愈受伤,故喜官而去食。
官煞混杂贱患兮,兄弟太多分散兮。
喜印无制能文,喜制无印能武。制印俱有,碌碌难成。
印能化煞,食能制煞。有化莫制。有制莫化。
制化太多,则煞无气,反为不吉。
羊刃全赖煞制,或化作印绶,如戊日午月之类。
是制化止用其一,皆能有成。
禄马背逐饥寒兮,财印相破括囊兮。
喜官带煞为权,爱煞带官为贵。官煞单见,琐琐不遂。
禄马背逐,财印相破,须官煞叠见,方能制比劫而生财,生印绶而化财。单见则力薄弱,岂能遂意?
枭印相杂宠辱兮,财马太多盗气兮。
喜身旺而为福,忌运弱以生灾。
偏正二印相杂,偏正二财俱有。
若身弱不能双成其生,并受其财,中间要分偏正强弱。
若偏印偏财强,身旺运强,骤然发福。正印正财亦然。
官禄克破夭死兮,库墓冲散无餐兮。
忌重破而无依,喜比肩而可救。
官,官星。禄,正禄。
如甲见辛寅,又见庚申,及巳与午之类,岁运再见,即夭。若身旺,有比肩,亦可作旺论。
又如,甲以丑为官库,要得未字冲开,用未不可见二丑。
有丑不可见二未。又忌丁丑、丁未,丁伤辛官之类。
见癸未、癸丑,癸水能制丁火。己丑、己未。己土能生辛官。
己为甲财,癸为甲印,丙为甲食,支干生旺无破者富贵。
稍见冲克,则减分数。冲克太甚,反为贫窘。
以上杂举财官印绶、食神伤官、官煞羊刃、比肩枭神。
相忌相须,相制相合,交互言之,看所用之神何如。
日於强弱如何。
经云:日主最宜健旺,用神不可损伤。斯言简而尽也。
劫财羊刃,切忌时逢。岁运并临,灾殃立至。
岁冲运则崩,运克岁则晦。
此下专论岁运。岁者,天之所盖,运者,地之所载。
岁运不可两相冲激,重则崩,轻则晦。命中最要相和,则天地亨泰,福禄自臻。
太岁冲运,其祸重;运克太岁,则祸轻。考《渊源,渊海》诸说,仅以运克岁为重,岁克运为轻,即日犯岁君之义也。验余命,行丁巳运,遇癸亥流年,癸伤丁亥冲巳,是岁冲运也。其年罢官丧母,受祸最惨,可以例观矣。
阴气终而阳气断,未死堪嗟。
阳数极而阴命追,不俎何待?
甲见辰,丙见未,戊见丑,庚见戌,壬见丑,为阳气极。
乙见戌,丁见丑巳,癸见未、辛见辰,为阴数终。岁运见之尤凶。
又云:乙辰、丁未、己丑、辛戌、亦是阴符来追,阳数先断,若止当生,四柱无害。最怕生既犯,岁运又见,立死。
又云:阴干遇阳极,为阴遇阳关;阳干在阴终,为阳遇阴关。身弱只力皆夭;身旺得比肩党助,则无害。
五行有救,当忧不忧;四时逢空,闻喜不喜。
言人命遇岁运之凶。以上冲克、气终、数极之类,如五行有救,则当忧不忧。四时逢空,是流年太岁遇吉神,却值空亡,则闻喜不喜。
或曰:甲忧庚,得乙可救;
春无土,不怕土为凶,不喜土为福之类。
《经》云:庚辛来伤甲乙,丙丁先见无危。
又云:春无土,夏无金,秋无木,冬无火是也。
以下有论妇人二十句,已引专论妇人门。故不重录。
是以阴阳罕测,不可一途而推;贵贱难分,要执两端而断。略究古圣之遗文,约以今贤之研详。
若遵此法参悟,鉴命庶无差忒。
此总结上文诸格之义。以上指出诸格,俱论前卷诸格下,故不详注。《喜忌篇加继善篇》,是从此赋变化而出,今人但知有此二篇,而不知有此赋。故录之。)
- 推荐作品:
- 子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史记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梁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艺术
- 古画品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