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释六十甲子性质吉凶五
○甲戌乙亥山头火
山头火者,野焚燎原,延烧极目,依稀天际斜晖,仿佛山头落日,此乃九月烧荒,衰草尽烬之火也。大概宜山木与风木,喜大林、松柏,以辰已有风,寅卯归禄,更得癸丑为山上木,主贵。无山则木无所依,火无所见,纵有风亦不光显,余木无用,只以禄马看。水宜涧下,多为交泰,主吉,井泉清水,有木助之,亦吉;大溪,甲戌见甲寅,乙亥见乙卯,却真禄俱吉;天上须有雨露,而火到午未得地,再得清水济之,不至于燥,主福,不然则夭;大海就位相克,最凶,有山逢之,稍得。日时见金为财,须有山木助之则吉,无则凶。见土惟砂中有巽,能扬此火,别土无益。大凡此火无木见害,多是下贱之命。见火炉中太炎,霹火凶害,太阳昏蒙,山下战刑,皆所不宜,命带二、三火,如限数逢木,主祸生不测,或夭,大都此火大怕刑冲。
○壬子癸丑桑柘木
桑柘木者,缯彩基,绮罗根本,士民飘飘之袂,圣贤楚楚之衣,此木供蚕为弧,其用甚大。最爱砂土,以为根基,又以辰已为蚕食之地,不宜刑冲互破,路旁、大驿二土次吉,余土无益。水喜天河,为雨露之滋,长流、溪涧、井泉诸水皆可相依,亦须先得土为基,更加禄贵为妙,沧海水漂泛无定,无土主夭。见火灯头最吉,亦以辰已之中为蚕位故也;炉中位居寅卯,木之旺地;天上、霹雳二火与此木干支有合化之情,有坎离交媾之妙,俱吉,但诸火不宜叠见。以金言之,砂中第一,剑锋能修整此木,为次,钗泊二金须得土为基,如逢冲破,又凶。木喜庚寅辛卯,为以弱就强,以小变大,作贵格论,纵无砂土,亦吉;平地、石榴,无土则凶;大林乃东南蚕食之位,有土资生,主大贵;遇杨柳为桑柳成林,亦是贵格,须生春夏方吉。
○庚寅辛卯松柏木
松柏木者,泼雪凑霜,参天覆地,风撼笙篁之奏,雨余旌旆之张。此木藏居金下,位列正东,乃为极旺,最喜山为根基,水为滋润。天河雨露之水可以滋润,涧下丁丑属山,可为根基,丙子不如大溪有乙卯为雷,可以发荣,却嫌风霹,有损折之凶;大海水有山则吉,癸亥清静无山,亦吉。若柱有平地,得屋土,则为已成栋梁,无用山水。无此二件,乃山间之茂木也,须要山水。命中有火,最忌炉中,就位相生,再加风木,灰飞烟灭,五行无水,主夭折;山头、山下、太阳、覆灯皆不可犯;寅人尤忌戊午、丙寅,以木不南奔,寅午三合火局故也,辛卯无害;霹火虽可滋生,运加凡火,主凶。土见路旁,似无足贵,若无死木,其福还真;驿土无山贫夭,更加海水,尤凶。金逢乙丑,为印为山;泊金就位自旺,主吉;剑锋能削能斫,更得壁土相成,松柏相资,主贵。大林有风,杨柳会火,二木最忌;桑柘癸丑为山,可以相助;石榴是辛酉金反化死木,有造化,却吉。妙选有苍松冬秀格,是以此木生人月日时属三冬为贵;有日合辛卯、日值庚寅二格,虽取戊午已未,生居夏秋,然专论此木为贵。
○戊辰己巳大林木
大林木者,枝干撼风,柯条撑月,耸壑昂霄之德,凌云蔽日之功。此木生居东南,春夏之交,长养成林,金假艮土为源,癸丑为山,三命无破陷,最为福厚权贵,戊辰为上,己巳次之。土遇路旁,为负载,戊辰见辛未为贵,己巳见庚午为禄,主富;壁、屋二土,再得剑金,则大林之木取为栋梁,成格最吉,无此乃山间茂林之木也。此木无论死活,皆欲见土,如己人见甲,虽云化土,然不如辰戌丑未,土局纯金为妙。若此木已死在山之下;见甲戌乙亥烧之,主凶夭;灯火就位相生,乙巳不如甲辰更吉;霹雳、太阳二火皆能长育运中,遇之亦吉,然二火嫌并见,持胜须有土为根基方可。水见天河,戊辰见丁未带贵,虽无土与山,亦主有衣食,即灵槎入天河格也,生秋冬死绝方是;溪、海二水重见,主贫夭,有山稍得。妙选有苍龙驾海格,是戊辰见癸亥为贵,涧下丁丑最吉,丙子不如。诸金俱不宜见,海中有乙丑为山,剑锋得屋壁为本,余金无用,逢之主夭贱。木喜桑柘,唯癸丑最妙;平地还须得路旁土,谓之平林在野;松柏,东方生旺之地,柱有癸丑而得松柏为密荫,最佳。
○壬午癸未杨柳木
杨柳木者,隋堤袅娜,汉苑轻盈,万缕不蚕之丝,千条不针之带,午未木之死墓,壬癸木之滋润。此木根基唯喜砂土,见艮山则依倚摇金,遇寅卯东方得地;辛丑有山,庚子不如;戊寅虽吉,已卯尤胜;丙辰丁已却嫌戌亥对冲;若见大驿,有丑为山边之驿,稍可,无丑独见此土,主夭贱;路旁就位,复值死墓,日时遇之,主人卑弱;屋土壬午见丁亥,丁壬合化则吉,丙戌不如。水见井泉、长流、大溪、涧下皆吉,中间又分合化之位,尤吉。丙午丁未,丙丁真火,午未亦火,此木至午未死墓,壬午见之,大凶,癸庶几有别,水济之无害;此木午未已自有火,更见别火,恐引起伤寿,灯头乙已有风木折,主夭;炉中寅卯本位,木旺反吉;霹火如壬午见己丑,癸未见戊子,阴阳交遇,更有砂土为基,主贵,若子午丑未对冲则不为吉。金见木无造化,钗钏、金泊却喜成功,海、蜡、剑、砂虽忌见之,其间轻重当以禄贵德煞,参祥见松柏木,为脱体化神之格也,主贵。桑柘癸丑为山,作倚傍成林,主吉;庚申辛酉木既死绝,又逢金克,以弱遇小,其人必贱。妙选有花红柳禄格,是以此木遇石榴,生于春夏,不以贱论;有杨柳拖金格,是以此木生于三春而时得一金,辛亥、甲子、癸卯、辛已最妙,乃壬癸禄贵之地故也。
○庚申辛酉石榴木
石榴木者,性辛如姜,花红似火,数颗枝头,累累多子,房内莹莹,干支纯金而纳音属木,乃木之变者也。可以移盆内而妆做山,故喜成器之土,以为根基,城头为上,屋上次之,然必阴阳交见,则丙辛丁庚互官,戊辛已寅互印,主吉;路、壁、驿、砂四土有山助之,亦吉,若无何用?见金砂中最吉,泊金干支水木而纳音金,榴木干支金而纳音木,皆脱去本性而互换归旺,以木旺寅卯,金旺申酉,各得其位,谓之功侔造化格,主大贵;海中乙丑为山,更逢水助则吉,或壁上,城头,亦得剑锋,就位相克,最凶,若先有砂金,能制其毒,亦不为害。水见天河,雨露相滋,井泉、溪涧,清水浇灌,大海太泛滥,非贫则夭,有艮土稍得。太阳、霹雳二火虽喜,不宜并见;炉中寅卯旺位,本吉,再加别火则凶。若此木生于五月,日时止带一火,谓之石榴喷火,主贵。桑柘、大林、杨柳三木皆喜见之,见大林戊辰脱体,见杨柳花红柳绿,皆主功名;见桑柘癸丑为山,见松柏则强,见平地则大,若无别物夹杂,则禄绕红围,亦主富贵,如得城土为基,水运为助,享福优游,最为长久。
○戊戌己亥平地木
平地木者,初生萌蘖,始发枝条,唯资雨露之功,不喜雪霜之积,此乃地上之茂材,人间之屋木。戊戌为栋,已亥为梁,最宜互换见之,须以土为基,土爱路旁,为正格,更逢子午,尤贵,以子午为天地正柱故也;屋、壁、城头三土以此木相资,中间有升化,尤吉;砂、驿无用,日时见之,主灾;太阳、霹雳,最为显耀,炉中遇水则福,灯头无风则固,余火无水则凶;此已成之木,不宜剑金,有木相资则可;泊金增饰光辉,又天干合,地支旺,更有旁土为基,主大贵。余金无用。水见天河,为润泽,主吉;溪、海无山俱凶;井泉、涧下虽吉,内甲申合丁丑为山,遇之尤吉。木见大林,有风摇动,主寿促;桑柘癸丑最吉,壬子己亥人见之为贵,戊戌人不堪;松柏木倚辅平地为栋梁,更有土助,主贵。大抵此木恶金而喜水、土,若生三冬时,得寅卯为寒谷回春,亦贵论也。
○庚子辛丑壁上土
壁上土者,恃栋依梁,兴门立户,却暑御寒之德,遮霜护雪之功。此乃人间壁土,非平地何以为靠?子午,天地正柱,逢之尤为吉庆。凡见木皆可为主。庚寅辛卯亦是栋梁,只申酉冲破,子卯相刑;大林有风,若无承载之土,加凡火,主作事难成,贫贱而夭。土爱路旁,谓之负载,屋上、城头可以护身,皆吉。见火全无造化,太阳、霹雳虽云照耀,到底蹇危,若命先已见木,遇火助,鬼焚克运,再逢之,主祸患夭折,柱有水救济,稍得。水见甲申为最吉,乙酉次之;天上雨露,亦吉;大海漂泛,此土何安?纵有根基,亦凶。金唯爱泊金,命里先有木神则贵,以其成宫室而金碧辉煌,非朝廷不敢用也;剑金伤害,余金无用。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载记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论衡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