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卷下·治法·围药论
外科之法,最重外治,而外治之中,尤当围药。凡毒之所最得,散大而顶不高。盖人之一身,岂能无七情六欲之伏火,风寒暑湿之留邪,食饮痰涎之积毒?身无所病,皆散处退藏,气血一聚而成痈肿,则诸邪四面皆会。惟围药能截之,使不并合,则周身之火毒不至矣。其已聚之毒,不能透出皮肤,势必四布为害,惟围药能束之使不散漫,则气聚而外泄矣。如此,则形小顶高,易脓易溃矣。故外治中之围药,较之他药为特重,不但初起为然,即成脓收口,始终赖之,一日不可缺。若世医之围药,不过三黄散之类,每试不效,所以皆云围药无用。如有既破之后,而仍用围药者,则群然笑之。故极轻之毒往往至于散越,而不可收拾者,皆不用围药之故也。至于围药之方,亦甚广博,大段以消痰拔毒、束肌收火为主,而寒热攻提、和平猛厉,则当随症去取。世人不深求至理,而反轻议围药之非,安望其术之能工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大学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