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卷下·失血
凡色欲过度,或食冷物太过,损伤脾肺之气,故令人咯血。食前服钟乳粉、金液丹,食后服阿胶散而愈。
若老年多于酒色,损伤脾气则令人吐血,损伤肾气则令人泻血,不早治多死。当灸关元三百壮,服姜附汤、金液丹自愈。伤肺气则血从鼻出,名曰肺衄,乃上焦热气上攻也。服金液丹或口含冷水,以郁金末调涂项后,及鼻柱上。凡肺衄不过数杯,如出至升斗者,乃脑漏也。(当作脑衄为是。)由真气虚而血妄行,急针关元三寸,留二十呼立止,再灸关元二百壮,服金液丹、草神丹可保。(失血之证,世人所畏,而医人亦多缩手,其畏者为殒命之速,而成痨瘵之易,缩手者,恐不识其原,而脱体之难。
不知能究其原,察其因,更观其色,辨其脉,或起于形体之劳,或成于情志之过,由于外感者易治,出于内伤者难痊。络脉与经隧有异,经隧重而络脉轻;肝脾与肺肾不同,肺肾难而肝脾易。苟不讹其治法,虽重难亦可挽回,唯在辨别其阴阳,权衡其虚实,温清补泻,各得其宜。不可畏其炎焰,专尚寒凉,逐渐消伐其生气,而致不可解者比比矣。)
【治验】
一人患脑衄,日夜有数升,诸药不效。余为针关元穴,入二寸留二十呼,问病患曰∶针下觉热否?曰∶热矣。乃令吸气出针,其血立止。
一法治鼻衄与脑衄神方,用赤金打一戒指,带左手无名指上,如发作时,用右手将戒指捏紧,箍住则衄止矣。
- 推荐作品:
- 子
- 诗经
- 仪礼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素书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十二楼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