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神仙服食
铁瓮先生琼玉膏
此膏填精补髓,肠化为筋,万神具足,五脏盈溢,髓实血满,发白变黑,返老还童,行如奔马。日进数服,终日不食亦不饥,开通强志,日诵万言,神识高迈,夜无梦想。人年二十七岁以前,服此一料,可寿三百六十岁。四十五岁以前服者,可寿二百四十岁。六十三岁以前服者,可寿一百二十岁。六十四岁以上服者,可寿百岁。服之十剂,绝其欲,修阴功,成地仙矣。一料分五处,可救五人痈疾,分十处,可救十人劳疾。修合之时,沐浴至心,勿轻示人。
新罗参(二十四两,去芦) 生地黄(一十六斤,汁) 白茯苓(四十九两,去黑皮) 白沙蜜(一十斤,炼净)
上件,人参、茯苓为细末,蜜用生绢滤过,地黄取自然汁,捣时不用铜铁器,取汁尽,去滓,用药一处拌和匀,入银石器或好磁器内封,用净纸二三十重封闭,入汤内,以桑柴火煮三昼夜。取出,用蜡纸数重包瓶口,入井口去火毒一伏时。取出再入旧汤内煮一日,出水气,取出开封,取三匙作三盏,祭天地百神,焚香设拜,至诚端心。每日空心,酒调一匙头。
地仙煎
治腰膝疼痛,一切腹内冷病。令人颜色悦泽,骨髓坚固,行及奔马。
山药(一斤) 杏仁(一升,汤泡,去皮、尖) 生牛奶子(二升)
上件,将杏仁研细,入牛奶子、山药,拌绞取汁,用新磁瓶密封,汤煮一日。每日空心,酒调一匙头。
金髓煎
延年益寿,填精补髓,久服发白变黑,返老还童。
枸杞(不以多少,采红熟者)
右用无灰酒浸之,冬六日,夏三日,于沙盆内研令烂细,然后以布袋绞取汁,与前浸酒一同慢火熬成膏,于净磁器内封贮。重汤煮之,每服一匙头,入酥油少许,温酒调下。
天门冬膏
去积聚,风痰,癞疾,三虫,伏尸,除瘟疫。轻身,益气,令人不饥,延年不老。
天门冬(不以多少,去皮,去根、须,洗净)
上件捣碎,布绞取汁,澄清滤过,用磁器、沙锅或银器,慢火熬成膏。每服一匙头,空心温酒调下。
服天门冬
《道书八帝经》:欲不畏寒,取天门冬、茯苓为末服之。每日顿服,大寒时汗出,单衣。《抱朴子》云∶杜紫微服天门冬,御八十外家,有子一百四十人,日行三百里。
《列仙子》云:赤松子食天门冬,齿落更生,细发复出。
《神仙传》:甘始者,太原人。服天门冬,在人间三百年。《修真秘旨》∶神仙服天门冬,一百日后怡泰和颜,羸劣者强。三百日,身轻。三年,身走如飞。
服地黄
《抱朴子》云:楚文子服地黄八年,夜视有光,手上车弩。
服苍术
《抱朴子》云:南阳文氏,值乱逃于壶山,饥困,有人教之食术,遂不饥。数年乃还乡里,颜色更少,气力转胜。《药经》云∶心欲长生,当服山精。是苍术也。
服茯苓
《抱朴子》云:任季子服茯苓一十八年,玉女从之,能隐彰,不食谷,面生光。孙真人《枕中记》∶茯苓久服,百日百病除。二百日,夜昼二服后,役使鬼神。四年后,玉女来侍。
服远志
《抱朴子》云:陵阳仲子服远志二十年,有子三十人,开书所见,便记不忘。
服五加皮酒
东华真人《煮石经》:舜常登苍梧山,曰厥金玉香草,即五加也,服之延年。故云∶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宁得一斤地榆,安用明月宝珠。昔鲁定公母,单服五加皮酒,以致长生。如张子声、杨始建、王叔才、于世彦等,皆古人服五加皮酒而房室不绝,皆寿三百岁,有子三、二十人。世世有服五加皮酒而获年寿者甚众。
服桂
《抱朴子》云:赵他子服桂二十年,足下毛生,日行五百里,力举千斤。
服松子
《列仙传》: 食松子,能飞行健,走如奔马。《神仙传》∶松子不以多少,研为膏,空心温酒调下一匙头,日三服则不饥渴。久服日行五百里,身轻体健。
服松节酒
《神仙传》:治百节疼痛,久风虚,脚痹痛。松节酿酒,服之神验。
服槐实
《神仙传》:槐实于牛胆中渍浸百日,阴干。每日吞一枚,十日身轻,二十日白发再黑,百日通神。
服枸杞
《食疗》云:枸杞叶能令人筋骨壮,除风补益,去虚劳,益阳事。春夏秋采叶,冬采子,可久食之。
服莲花
太清诸本草:七月七日采莲花七分,八月八日采莲根八分,九月九日采莲子九分,阴干食之,令人不老。
服栗子
《食疗》云:如肾气虚弱,取生栗子不以多少,令风干之。每日空心细嚼之三五个,徐徐咽之。
服黄精
神仙服黄精成地仙∶昔临川有士人虐其婢,婢乃逃入山中。久之,见野草枝叶可爱,即拔取食之,甚美。自是常食之,久而不饥,遂轻健。夜息大木下,闻草动以为虎,惧而上木避之,及晓下平地,其身豁然,凌空而去,或自一峰之顶,若飞鸟焉,数岁,其家采薪见之,告其主,使捕之,不得。一日,遇绝壁下,以网三面围之,俄而腾上山顶。其主异之,或曰∶此婢安有仙风道骨?不过灵药服食。遂以酒馔五味香美,置往来之路,观其食否,果来食之,遂不能远去,擒之。问以述其故,所指食之草,即黄精也。谨按∶黄精宽中益气,补五藏,调良肌肉,充实骨髓,坚强筋骨,延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再黑,齿落更生。
神枕法
汉武帝东巡泰山下,见老翁锄于道,背上有白光高数尺。帝怪而问之,有道术否?老翁对曰∶臣昔年八十五时,衰老垂死,头白齿落,有道士者,教臣服枣,饮水,绝谷,并作神枕法,中有三十二物。内二十四物善,以当二十四气;其八物毒,以应八风。臣行转少,黑发更生,堕齿复出,日行三百里。臣今年一百八十矣,不能弃世入山,顾恋子孙,复还食谷,又已二十余年,犹得神枕之力,往不复老。武帝视老翁,颜壮当如五十许人,验问其邻人,皆云信然。帝乃从授其方作枕,而不能随其绝谷,饮水也。
神枕方:用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取出林柏以为枕。长一尺二寸,高四寸,空中容一斗二升,以柏心赤者为盖,浓二分,盖致之令密,又使开闭也。又钻盖上为三行,每行四十九孔,凡一百四十七孔,令容粟大。用下项药:
芎 当归 白芷 辛荑 杜衡 白术 本 木兰 蜀椒 桂 干姜 防风 人参 桔梗 白薇 荆实 肉苁蓉 飞廉 柏实 薏苡仁 款冬花 白衡 秦椒 麋芜
凡二十四物,以应二十四气。
乌头 附子 藜芦 皂角 草 矾石 半夏 细辛
八物毒者,以应八风。
右三十二物各一两,皆 咀。以毒药上安之,满枕中,用囊以衣枕。百日而有光泽,一年体中无疾,一一皆愈而身尽香。四年白发变黑,齿落重生,耳目聪明。神方验秘,不传非人也。武帝以问东方朔,答云∶昔女廉以此传玉青,玉青以传广成子,广成子以传黄帝。近者谷城道士淳于公枕此药,枕百余岁而头发不白。夫病之来皆从阳脉起,今枕药枕,风邪不得侵入矣。又虽以布囊衣枕,犹当复以帏囊重包之,须欲卧时乃脱去之耳。诏赐老翁疋帛,老翁不受,曰∶臣之于君,犹子之于父也,子知道以上之于父,义不受赏。又臣非卖道者,以陛下好善,故进此耳。帝止而更赐诸药。
服菖蒲
《神仙服食》:菖蒲寻九节者,窨干百日,为末,日三服。久服聪明耳目,延年益寿。
《抱朴子》云:韩聚服菖蒲十三年,身上生毛,日诵万言,冬袒不寒。须得石上生者,一寸九节,紫花尤善。
服胡麻
《神仙服食》:胡麻,食之能除一切痼疾,久服长生,肥健人,延年不老。
服五味
《抱朴子》:服五味十六年,面色如玉,入火不灼,入水不濡。
服藕实
《食医心镜》∶藕实,味甘平,无毒。补中养气,清神,除百病。久服令人止渴悦泽。
服莲子莲蕊
《日华子》云:莲子并石莲去心,久食令人心喜,益气、止渴。治腰痛,泄精,泻痢。
《日华子》云:莲花蕊,久服镇心益色,驻颜轻身。
服何首乌
《日华子》云:何首乌,味甘,无毒,久服壮筋骨,益精髓,黑髭鬓,令人有子。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宋史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传习录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三略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心经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