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督脉·督脉为病
素问骨空论云∶督脉生疾,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女子为不孕、癃痔、遗溺、嗌干。治在骨上,(谓腰横骨上毛际中,曲骨穴也)甚者在脐下营。(脐下一寸,阴交穴也)
王启玄曰∶此乃任冲二脉之病,不知何以属之督脉。李濒湖曰∶督脉虽行于背,而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则由少腹直上贯脐,中贯心,入喉,上颐,环唇,而入于目之内 。故显此诸证,启玄盖未深考尔。
素问曰∶督脉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高摇之,挟骨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秦越人难经曰∶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王海脏曰∶此病宜用羌活、独活、防风、荆芥、细辛、 本、黄连、大黄、附子、乌头、苍耳之类。
张仲景金匮云∶脊强者,五 之总名。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螈 。诸药不已,可灸身柱、大椎、陶道穴。
又曰∶ 家脉,筑筑而弦直上下行。
王叔和脉经曰∶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
又曰∶脉来中央浮直,上下动者,督脉也。动苦腰背膝寒,大人癫,小儿痫,宜灸顶上三壮。
素问风论曰∶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王启玄云∶脑户乃督脉、足太阳之会故也。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中庸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新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别史
- 晏子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史通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孽海花
- 十二楼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前汉演义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