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肿毒方·发背第三
(论一首 方十五首)
论曰∶凡发背皆因服食五石寒食更生散所致,亦有单服钟乳而发者,有上世服之者,其候率多于背两胛间。初起如粟米大,或痛或痒,仍作赤色。人初不以为事,日渐长大,不过十日遂至于死。其临困之时,已阔三寸,高一寸,疮有数十孔,以手按之,诸孔中皆脓出。
寻时失音,所以养生者,小觉背上痒痛有异,即火急取净土水和如泥,捻作饼子,浓二分,阔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饼子贴着疮上灸之,一炷一易饼子。若粟米大时,可灸七饼即瘥。如榆荚大,灸七七饼炷即瘥。如钱大,可日夜灸之,不限炷数,仍服五香连翘汤。(方见本卷痈疽门中。)及铁浆诸药攻之乃愈。又法,诸发背未作大脓,可以冷水射之,浸石令冷熨之,日夜不住,瘥止。此病忌面酒五辛等。亦有当两肩上发者。
凡服石人,皆须劳役四体无令自安,如不尔者,多有发动。亦不得随便恣意取暖,称已适情,必须遗欲以取寒冻。虽当时不宁,于后在身多有所益,无发动之虑耳。
凡肿起背胛间,头白如黍粟,四边相连,肿赤黑,令人闷乱,即名发背也。禁房室、肉酒、面蒜。若不灸治,即入内杀人。若灸当疮上七八百壮。有人不识,多作杂肿治者皆死。
治发背及痈肿已溃未溃方∶
用香豉三升少与水和,熟捣成如薄泥,根据肿作饼子,浓三分以上,有孔勿覆孔中,布豉饼以艾列其上灸之使温,温而热勿令破肉,如热痛即急易之,患当减,快得安稳,一日二度灸之。如先有疮孔,孔中得汁出瘥。
治痈疽发背已溃、未溃及诸肿毒方∶
栝蒌根 榆白皮 胡燕窠 鼠坌土(各等分)
上四味为末,以女人月经衣水洗,取汁和如泥封肿上,干即易。溃者,四面封之,已觉即封,从一日至五日令瘥。
治发背,背上初欲结痈方∶
大黄 升麻 黄芩 甘草(各三两) 栀子(三七枚)
上五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二服,取快利便止,不利更进。
内补散
治痈疽发背已溃,排脓生肉方。
当归 桂心(各二两) 人参 川芎 浓朴 防风 甘草 白芷 桔梗(各一两)
上九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未瘥更服勿绝。(《外台》无防风、甘草、白芷)
又方 治痈疽发背方。
蜀椒 干姜 黄芩 人参(各二分) 桂心(一分) 白蔹 甘草 附子 防风(各一两)川芎(二两) 小豆(一合半)
上十一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
李根皮散
治痈疽发背及小小瘰 方。
李根皮(一升) 栝蒌根 半夏(各五两) 通草 白蔹 桔梗 浓朴 黄芩 附子(各一两) 甘草 当归(各二两) 葛根(三两) 桂心 芍药(各四两) 川芎(六两)
上十五味治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疮大困者,夜再服之。曾有人患骨从疮中出,兼有三十余痈疖,服此散瘥。
大内塞排脓散
治发背痈肿,经年瘥后复发,此因大风或结气在内,经脉闭塞至夏月以来出攻于背,久不治,积聚作脓血为疮内漏方。
山茱萸 五味子 茯苓 干姜(各一分) 甘草 石斛 人参 桂心 芍药(各三分) 巴戟天 麦门冬 干地黄 肉苁蓉 远志(各八分) 当归 石苇 川芎(各四分) 附子(二分)地胆 ?
上二十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稍加之。长服终身不患痈疖。
治发背方∶
用乱发灰,酒服方寸匕,亦治瘭疽。
又方 猪脂敷上,日四五度,亦治发乳。(《救急方》云∶取猪羊脂切作片,冷水浸贴上,暖易之,五六十片,瘥。若初贴,少许即寒,寒定好眠甚妙)。
又方 三年醋滓,微火煎令稠,和牛脂敷上。
又方 猪狗牙烧灰,醋和敷上,日三四易。
又方 烧古蚌灰,以鸡子白和敷之,日三易。
又方 饮铁浆二升,取利,(见本论中)。
又方 蛇头灰醋和敷,日三易。
又方 烧鹿角灰,醋和敷之,日四五易。
- 推荐作品: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周礼
- 孟子
- 易经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后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辽史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心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日知录
- 诗人玉屑
- 长生殿
- 古诗词
